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旨在以作风建设成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落实,推动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以及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等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
我市把作风建设与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紧盯推动基层减负、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驰而不息抓作风、一以贯之转作风,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推动事业发展,需要拿出过硬的作风。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督促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细化责任清单,将作风建设责任压实到人、压实到位。各级各部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作风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对排查出的问题,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从一顿饭、一张购物卡、一次公车私用等一件件“小事”抓起,严查违规公款吃喝、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私车公养等问题,对不顾地方实际盲目举债、违建楼堂馆所、破坏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毫不手软、绝不姑息,并深入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引导树立勤俭节约文明风尚;加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日常监督,创新推出“码上监督·马上办”监督平台,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坚决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行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严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腐败案件,对不收敛、不收手的“害群之马”,重拳出击、严查到底、绝不放过,不断巩固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作风建设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务实的作风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红花岗区、汇川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政务服务品牌为抓手,紧紧围绕企业、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仁怀市以重点行业为主,开展走访调研,用真抓实干为企业、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今年8月,在道真、务川、桐梓、绥阳、赤水等地,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旱第一线,开挖沟渠、上山找水、架设管道,保障群众用水需求。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优良务实的作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迈步新征程,全市上下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作风整顿不断引向深入,让担当实干的共识更加凝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