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文化旅游局 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2022年09月27日 遵义日报 向婧

  本报讯 (记者 向婧)为了进一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近年来,桐梓县文化旅游局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该县各中小学校,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技艺授课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高腔大山歌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主要流传于该县北部部分乡镇。因地处渝南黔北结合部,在历史演进中,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

  在该县水坝塘镇各中小学校,高腔大山歌传承人梁大强和魏旭等每月都会带领学生们学唱高腔大山歌;在桐梓县一中,教师余洋组建了高腔山歌合唱团,参加该县各种大型活动,并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国际青少年音乐节展演,获得一致好评。

  桐梓泥哨由清中期四川艺人传入,经过漫长的岁月流传下来。姚德波是桐梓泥哨第二代传承人,每月他都会到将军希望小学授课,让青少年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在花秋镇中心学校,非遗传承人邓玉富经常深入课堂,给学生演示唢呐制作过程以及吹奏技巧。花秋镇中心学校被确定为该县非遗文化花秋唢呐传承教育基地,近年来已培育出了近500名小吹手,孩子们拿起唢呐便能吹奏《小姑过河》《车船调》等花秋民间唢呐曲。目前,花秋唢呐已成为花秋镇中心学校和花秋中学的辅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