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释放超强震慑力 2024年10月28日 遵义日报 

  ◇唐 伟

  今年以来,“职业闭店人”参与预付式经营企业闭店逃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艺术伞”“木艺艺术”2家艺术培训机构及3家涉案背债中介机构、2名闭店人虚假登记、协助虚假登记等违法行为,罚没款合计65.58万元。(10月23日央广网)

  “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帮助经营不善的公司或商家策划关店跑路并处理手续事宜的中介机构,他们通过转移资产、更改经营主体等方式减少商家闭店损失,其行为不仅涉嫌违法,还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冲击社会信用体系,给人民群众造成了经济损失。

  预付卡管理本身存在极大难度,且风险极大的情况下,职业闭店人的参与和搅局,进一步增大了行业治理和秩序规范的难度。

  现状表明,“职业闭店人”已成灰色产业链,需要重拳整治。从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发布的情况看,职业闭店所带来的矛盾和纠纷处于高发态势。与职业背债人一样,“职业闭店人”的黑灰化存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毒瘤,严重背离了道德和法律底线,挑战着公共治理的权威。

  为预防和治理职业闭店行为的泛滥,可以采取多种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比如完善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审核流程,建立责权利对等的评价体系,让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不再随意。加强预付卡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专账管理和严格的审批流程,强化预付卡保证金的兜底功能和防范风险的作用。加大宣传,提高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意识,注重对企业的资质审查和合同的规范化签订。同时,本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还需对违法和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让违法犯罪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才能让法律长出牙齿并令人心存畏惧。

  在依法治理的大背景下,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实现了以案促治的破冰,为从1到N开了一个好头。另一方面,全国首案释放了极强的震慑性,让法律规定不再空悬,让法律武器不再成为摆设,从而达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的实质效果。同时,以此案为基础,也为其他地方查办类似现象提供了参考,为依法系统治理提供了样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