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 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2024年12月03日 遵义日报 

  本报讯 上山下村、跨沟过桥,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近期,绥阳县正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

  “桥长9.5米、宽3.5米,台阶每一个梯步宽是60厘米、高是20厘米,桥的高度是4.1米。”这是绥阳县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的一个镜头。

  普查中,普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运用无人机、单反相机、RTK等设备进行勘查、拍照、测量、定位等,对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和登记,在实地调查文物现状基础上,结合“三普”资料等,对文物的位置、保护级别、使用及保存现状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实,核定文物本体边界,绘制文物平面图等各类图纸,准确将信息录入,及时总结工作成果、复盘核对数据资料,做到“应录尽录、应保尽保”,普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此次绥阳县文物普查是对该县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进行实地普查。普查人员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文物普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此次自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以来,我们深入绥阳县15个乡镇,复查‘三普’点58处,普查新发现文物21处,使用RTK进行文物本体的边界测绘定位、无人机进行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拍摄,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文物调查,整理普查资料数据进行系统上报,完成普查任务。”绥阳县文化旅游局文物室负责人周廷欢说。

  通过此次文物普查,绥阳县将全面掌握文物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文物保护与传承策略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有力的决策支持。

  (刘昕 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