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涂林念 郑海海)“希望大家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更好服务群众。”6月23日上午,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郑瑞雪在该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该中心由两个主题文化长廊和五个展厅构成,为学校12000余名师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平台和服务。
近年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深入推进“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坚持课堂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创建了“思泉”思政品牌:“思泉讲习堂”探索“三三四”育人模式,以红色文化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龙思泉志愿服务队”开展义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年均服务基层群众3000人次;“国防教育思泉营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大熔炉,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在今年5月遵义市大学生讲红色思政课比赛活动中,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获得了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近年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思泉’思政课品牌。同时开发了《长征路上的遵义故事》等一批特色红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打造‘流动的红色课堂’,不断拓展育人空间,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他们扎根基层,努力工作,守护着老百姓的健康。”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俞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