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智慧课堂实现从“硬件覆盖”到“应用深化”的跨越,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教学一线,为传统课堂带来深刻变革。
在德江县第二小学,数学课化身为超市购物模拟;在六盘水市知见外国语学校,学生通过AI学习机自主练习口语;在龙里县第七小学,平板电脑成为课堂抢答互动的工具……这些场景是贵州教育数字化深入应用的缩影。
数据驱动,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课堂最大的困境在于教学反馈滞后。”仁怀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涂飞说,如今,借助智慧课堂系统,他在教学中形成了高效的数据闭环:课前通过“教师端”分析预习数据锁定难点,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课后还能根据错题数据智能出题,实现精准巩固。
英语教师王媛也感受到效率提升,她说:“AI自动批改选择题,我只需专注批改作文,工作量大幅减轻,还能实时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角色转变,教师成为“连接者”
在黔西市树立中学的AI课堂上,教师马罗的角色发生了转变。“AI减少了教师的机械化工作,让我们从‘引导者’变为学生与AI课堂的‘连接者’,能更专注于个性化教学。”系统通过分析学情,为每位学生生成专属学习路径,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避免了“一刀切”。
学生赵芳惠是直接受益者,她说:“AI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我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模式创新,构建“四维沉浸”课堂
在兴义市红星路小学,课堂已从“二维传授”走向“四维沉浸”。数学课上,学生通过平板置身游戏化情境中探究知识,答题数据被实时捕捉分析,教师随即进行针对性讲解。技术已深度融合于“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
该校副校长李金艳说:“智慧课堂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个性化学习的‘智能导航’和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正推动教与学关系向‘交互共生’转变。”
(来源:《贵州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