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9月29日,我市召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指挥部第三次工作推进会,通报了近期全市“深文”工作督查督导情况及存在问题,部署了下阶段我市“深文”工作,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9月30日《遵义日报》)
立足“深字诀”,让文明风姿渐入佳境。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它是庞大而又细致的“大考”。纵观这段时间所开展的橱窗文明建设、志愿者服务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都是用好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服务阵地这一载体,让文明融入城市血脉,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有力举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见之于行,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奏好“协作曲”,让文明场景精彩呈现。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既是又一次城市的全面“体检”,也是再一次城市的全面升级。要以精准措施对标对表,举一反三,紧盯问题抓整改;要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普及文明教育,发动群众力量,健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机制;要压实压紧领导干部带头责任、机关干部落实责任、行业部门统筹责任、督查督导问责责任等,盯着问题走、工作抓到位。说到底,是一项团结一心的工程,旨在增强城市功能品质,夯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围绕“惠民生”,让文明成效持续深化。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终取决于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正如会议要求,要按照目标要求,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对“深文”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守护好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巩固好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补齐城市管理的突出短板,从完善城市功能入手,打造一批精品亮点工程,做到城市“面子”和“里子”两手抓,不断改善民生。
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日渐深入,遵义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一定会得到很大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丰硕成果也将化为由人民共享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