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婷)近年来,新蒲新区三渡镇按照“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创新,让每一个村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能致富的产业。
今年,三渡镇双河村高粱基地里种植的60亩高粱长势喜人,产量约3万斤,其中大部分将卖给制酒企业,预计收入约12万元。
“高粱种植风险低、投入少、回报高,我们在2020年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开始种植高粱,我们和董酒、习酒等企业一直都在合作,不愁销路。”双河村党支部书记谭福友说,种植高粱不但增加村集体收入,周边村民还能在基地里务工赚取工资,实现增收。
据了解,为提高土地产量,实现效益最大化,高粱收割完后,双河村计划在60亩高粱地里继续种植魔芋。
在双河村,和高粱产业一样红火的还有辣椒产业,它们被合称为双河村的“双红”产业。目前,双河村700亩的辣椒基地里,全部辣椒采摘完约有35万斤,预计销售额近100万元。
据统计,近年来,双河村在种植业方面与全村32个组1149人实现利益联结,正在带动村民不断增收。同比去年,双河村人均增加收入约1000元。
离双河村不远处,柳田村的500亩黄桃基地也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据了解,为种植出优质的黄桃,柳田村党支部特地请专家对基地的土质进行了检测,并从江苏引进了“锦绣黄桃”品种。黄桃利润高但不易保存,柳田村党支部便推出“认领模式”,让黄桃还在“发育”阶段便提前有了买主。
“我们基地共有10000棵黄桃树,正在陆续达到认领条件,此次认领的1000棵黄桃树收入约20万元。”柳田村党支部副书记何英说。
黄桃收完,柳田村的螃蟹迎来了丰收。
每年9月至10月,是螃蟹最肥美之时。9月底,三渡镇柳田村500亩的螃蟹基地里有10000多斤螃蟹上市,除了在本地进行销售,还销往上海、北京等城市,预计实现120余万元的销售额。
“得益于自然环境优势,我们的螃蟹会比上海、北京等地的螃蟹早半个月上市,由于味道鲜美,经常供不应求。”该村聘请的农技人员严光强告诉记者,基地里的螃蟹重量都在二三两左右,每斤可以卖到120元。
记者了解到,2018年,柳田村党支部深化村企联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贵州柳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业养殖螃蟹,周边村民在基地临时务工每日可赚80元到100元。为了防止本村脱贫户返贫,公司与5名脱贫户签订劳动合同,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每月固定工资约3000元。
在三渡镇,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产业,除了黄桃、辣椒、高粱、螃蟹,还有葡萄、草莓、黄瓜、茄子等,这些产业正在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中坚力量,为三渡镇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