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既讲“普通话”,又讲“遵义话”;既讲“心里话”,又讲“身边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遵义市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组织基层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开展“红色遵义”示范宣讲,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宣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11月3日《天眼新闻》)
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焕发更强的感召力。遵义各地开展“六个一”宣讲,即“诵一首红色诗词、读一封红色家书、讲一个红色故事、赏一幅红色书画、忆一张遵义老照片、唱一首红色歌曲”,旨在通过多样的宣讲形式,高频的宣讲次数,拓宽宣讲半径,提升宣讲影响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不断增强红色文化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用好红色资源,释放红色文化吸引力。如何让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以“红色”为支点和引擎,依托红色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主题。在桐梓县,由“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最美抗疫家庭”等组成的“榜样宣讲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讲;务川自治县以“百名书记上讲堂”等为载体,大力传颂上甘岭战场上“冷枪英雄邹习祥”的英雄事迹;红花岗区利用“云”平台,通过线上直播、微博互动等进行宣讲,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元素、地域特色和精神气质。
用好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凝聚力。遵义市还紧紧围绕“红色历史人人学、红色书籍人人读、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歌曲人人唱、红色足迹人人行、红色精神人人传”,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激励全市人民从历史的主线、人物的品格、榜样的力量中收获教益。
让红色传承激荡在黔北大地。红色资源引领发展,把弘扬红色文化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为遵义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只要调动好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红色资源,处理好红色教育与经济效益、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红色沃土在殷勤浇灌中定能绽放出无穷魅力,幸福黔北定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