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赤水市举办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竹藤组织联合主办的“竹乡碳计”可持续生计活动之体面就业系列第一期培训班结业。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在《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2017-2021)框架下,与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及国际竹藤组织合作,开启了赤水竹手工艺可持续生计试点。非遗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乡村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非遗不仅能够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为乡村发展留住人才,也能够通过传承和创新形成新的产业,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打开新局面。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四期(2021-2024)框架下,与国际竹藤组织继续合作,在赤水深化并升级可持续生计试点,并将其命名为“竹乡碳计”。
据悉,赤水以此次培训为开端,因地制宜,让体面就业系列培训继续扎根遗产地社区,不断丰富“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为竹手工艺合作社成员和从业者传授竹艺技法与生产、创意设计、新型电子营销、组织管理等内容,帮扶和加强社区从事竹类非遗产业的技术能力和就业素养,促进实现体面就业。自2022年起,项目还将计划开展遗产地竹林固碳研究,消费产品碳减排潜力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