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正安县瑞溪镇正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忙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正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包含正安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和桐上Ⅰ、Ⅱ回π接入正安变220千伏线路工程等子工程,总投资1.576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
该项目是正安县今年一季度开工的21个重大项目之一。该县为提升复工复产速度、全力奋战首季“开门红”,在虎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举行全县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开工新型工业化项目7个、新型城镇化项目4个、农业现代化项目8个、旅游产业化项目2个,预计总投资45.62亿元。
而在正安·国际吉他园内,马氏吉他公司2月7日复工。走进生产车间,机械臂抓住流水线上的吉他进行打磨处理,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对于马氏吉他公司负责人马大树来说,这是企业转型的第一年,在从代加工向自主品牌的转变中,他选择了互联网营销。
“从代加工转向自主品牌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有难度的,但也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只有经历阵痛才有新生。”马大树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就投入200万元开始自主品牌的建设。
自2019年入驻正安以来,马氏吉他企业的发展一直相对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马大树发现了传统代工模式的薄弱点,如利润低、现金流不稳定等,加上受疫情影响所引发的消费形式改变,让他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品牌发展的路子。
经过两个月的“试水”,效果明显。“通过自主品牌的打造,我们每把吉他的销售利润是原来代加工的10倍以上。”马大树对自己的决定十分满意。
企业求突破,产业谋新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正安县围绕工业倍增、集群发展,抓主导产业、抓龙头企业、抓产业链条、抓园区建设、抓要素保障、抓生态环保,在吉他产业上全力谋划新突破、寻求新发展。自2013年发展吉他产业以来,目前吉他及其配套企业已发展至111家。不到十年的时间,吉他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有中到优、优中到强的跨越发展,基本形成了闭合的、稳定的产业链,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发展势头强劲。
为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该县从营商环境上不断做好“软”文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的软实力。该县按照“12345”工作思路,即完善一个机构,提升实体大厅服务、网上大厅服务两大平台,打造“贵人服务·安心办”“跨省通办”“一窗通办”三大品牌,建立学习培训、“好差评”评价、考核监督管理、沟通协作四大机制,实现服务环境、服务能力、队伍素质、企业群众满意度、目标进位五大提升。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限最短、审批程序最简、服务质量最优的营商环境,全力提升“贵人服务”品牌,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要让服务多跑路、企业少跑路。”该县营商环境局局长郑波说,我们将不断创优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做好服务,办好实事。
该县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全力营造优质环境,以实际行动当好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加速度、奋战首季“开门红”。
“正安将积极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磅出台的重大历史机遇,树立‘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意识,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考核、通报和督查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建设机制,按照数字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定期召开重大工程项目调度会,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把正安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安县委书记吴起如是说。 (贾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