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播州流光溢彩,绽放时代新姿;古韵乌江山水秀美,喜迎八方宾朋。2月1日,在水色如镜、古韵如诗、丛林如画的乌江河畔,全省重点旅游项目——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揭开神秘面纱。
试运营阶段一开启,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便受到游客的青睐,并交出一张不俗的成绩单:春节期间,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000余人次,实现总营业收入511.15万元,其中门票收入274.27万元,游客接待量、总营业收入及门票收入均位列全市第一。
浓浓年味喜迎八方来客
游古寨、赏美景、尝美食、看民俗表演……春节期间,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游人如织,年味十足。
位于播州区尚嵇镇的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于恬静的山水自然环境和浓厚的黔北民俗氛围,结合山势与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经过修缮、复建和改建,建筑群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间。
该度假区周边公路四通八达,贵阳龙洞堡机场、遵义新舟机场和茅台机场、毕节飞雄机场均可在2小时内抵达,到渝贵铁路遵义南站只需30分钟。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度假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打卡”。
试运营阶段,度假区内5家度假酒店、精品主题民宿开放,有10多项非遗表演,多种黔北风味小吃汇集美食街。清晨,摇橹船体验徜徉山水之间;夜幕下,乌江寨灯火通明,乌江星水舞秀等演出精彩纷呈,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游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度假区组织当地群众为游客献上丰富的文化大餐:黔剧、傩戏、仡佬族歌舞、高台舞狮等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展演,散发着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这里的青山绿水、黔北村落相映成趣,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中国画。”游客郑继科如是说。
(下转三版) (上接一版)
古韵乡愁散发无限魅力
清新的空气、秀丽的景色、一流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气息、浓郁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旅游秩序……进入试运营阶段,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让游客逐渐认识到一个品质旅游、健康生活、诗意栖居之地。
2016年以来,播州区抢抓全省打造100个旅游综合体项目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以“东有乌镇·西有乌江”为定位,以“旅游扶贫·活化古村”为总体思路,与运营浙江乌镇、北京古北水镇的顶度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政府出资、企业出智、股权回购、多方共赢”模式,高标准规划建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会务于一体的复合型5A级标准旅游景区——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
该度假区核心景区规划面积4.57平方公里,以“共生思想”为理念,以乌江河生态景观带为核心,规划了12个业态街区。分别是传统工艺作坊区、沿江民居民宿区、民族文化表演区、地方小吃美食街、主题酒店区、茶马古道区、酱酒文化区、特色酒吧区、动漫创意区、高山亲子活动区、山谷野奢露营区、红色营地教育区。
该度假区不仅修建了黔北民居群落,更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例如,对制陶、烤烟、做酱等传统工艺品与食品生产加以恢复;挖掘染布、扎花灯、做竹器、古法造纸等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邀请爬刀架、花灯舞、傩戏、独竹漂、苗族竹竿舞等民间艺人表演。
除此之外,该度假区还恢复了古代汉、藏以及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的交易市集及乌江两岸居民捕鱼卖鱼吃鱼的“江岸鱼市”……
在这里,黔北文化、非遗表演、生活场景与独特的地势巧妙结合,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融合的无限魅力。
融合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作为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和大型综合业态的旅游目的地景区,打造“贵州休闲度假新品牌,中国乡村旅游新模式,农村社会治理新示范,旅游精准扶贫新样板”是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终极目标。
对此,在度假区整体规划建设过程中,他们秉承“处处为民”的理念,特别注重建设村寨公共配套设施:开展周边区域道路修建和民居新建修缮时,进行管道入地,引进天然气;新建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改善居民和游客的饮用水环境;做好建筑保护、消防安全、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还投入建成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无线网络、道路完善、路灯安装、标识标牌等各类基础设施。
为形成持续影响力,该度假区将继续丰富旅游业态,完善并开放新增项目内容、星级酒店、民俗表演及特色景点,优化传统工艺作坊区、沿江民居民宿区、地方小吃美食街等区域的布局;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游客了解景区、走进景区,感受更加优质的出游体验。
接下来,我市将积极创新、大胆探索,继续全面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大力支持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指导度假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度假区于今年“五一”节前后正式开园运营。
(记者 向婧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