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走进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沿石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是为纪念红军长征期间在遵义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军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肃立鞠躬,缓步绕行瞻仰,表达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
位于红花岗区凤凰山麓、湘江河畔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建于1958年,1984年改建,2003年扩建。陵园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与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隔江相对,相互辉映。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内建有邓萍烈士墓、邓萍烈士牺牲纪念雕塑、红军烈士纪念碑、钟伟剑烈士雕塑、红军坟(龙思泉烈士墓)、红军卫生员铜像、在黔牺牲烈士英烈墙等烈士纪念设施和青松堂(骨灰堂)、陈列室(翠柏园)等配套设施。
作为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从他们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内各类设施不断完善,同时积极充实教育资源,挖掘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活动,强化管理服务,在推动红色传承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管理所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挖掘红色故事,以故事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开设红色课堂,通过微党课等形式,着力弘扬长征精神。
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遵义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职工、驻遵部队官兵、在校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都会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特别是广大学校组织学生到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创造美好明天积蓄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平均每年接待开展烈士纪念活动5000余次,属地群众和外来人员瞻仰祭扫600万余人次。
近年来,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管理所提出“开展优质服务、塑造崭新形象”的创优工作目标,提供免费祭扫服务、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并从完善保护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服务质量等方面着手,采取多种形式,使陵园成为社会各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
2020年12月,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全面启动提质改造工程,提升核心展示区功能、纪念展示区功能、展陈服务区功能、陵园整体绿化环境;202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铭记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将进一步发挥宣传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