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培松)“新国发2号文件从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发展布局与政策支持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未来十年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炳周说,文件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到2035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的工作目标。这将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重大机遇,必将对遵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注入强大动力。
自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并结合实际开展了“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生态环境怎么干”的大讨论,集思广益、系统研究,针对性制定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工作措施。同时,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精心编制谋划项目,切实找准切入点、突破口,着力从新机遇新政策中找到持续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思路举措、方法路径,建立重点项目库,力争在项目资金争取上在全省抢得先机,为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市已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领导小组,编制了一批项目报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发改委。截至2月17日,全市已有70多个项目进入省厅储备库。近期,将陆续有一大批项目在省生态环境厅入库。
“下一步,全市生态环保系统将坚持‘12334’工作思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两场硬仗,实施白酒行业、煤矿行业、工业园区三大领域专项整治,着力强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执法监管三大重点,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流域保护水平、队伍建设管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四大提升,切实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李炳周如此说道。
今后,我市将继续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在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体系等方面创新实践,全面推动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落地落实,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