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枭枭)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是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村之一。近年来,该镇立足实际,聚焦重点任务,以红色文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为抓手,突出红渡村红色文化的主基调,全力抓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
红渡村坐落在乌江边上,1935年1月,红军在村中回龙场渡口强渡乌江而得名。该镇着力将红渡村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乡土风情等相结合,培育出了红色农庄、红色客栈、红色体验场等特色旅游点;围绕红渡梯田特色景观,策划开发红色体验、民俗体验、乡风体验三类旅游产品,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旅游精品项目。该镇借助突破乌江纪念园,以“影视放映、蜡像展示、教育宣讲”等形式,打造“体验教学、课堂教学、影视教学、艺术教学”的教学体系,打响红渡村红色品牌。该镇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将重走长征路(长征码头、渡江步道)和“军民鱼水,撑篙过江”等红色故事纳入全镇党(总)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必选动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同时,该镇坚持抓好乡村治理,不断打造团结奋进发展环境。大力开展镇级“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家训”评选表彰活动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载体,充分发挥联户长、老党员等作用,开展“党员连心户”创建活动,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充分发挥红心理事会作用,动员理事会成员义务开展村规民约监督、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讲、产业动员等活动;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度,推行群众诉求“闭环”管理,让群众办事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此外,该镇坚持推动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合作社+”的方式,打造红渡苦丁茶、花椒、蔬菜、油菜等“长短结合”的产业体系,并依托集体经济公司对农产品进行升级包装,推出红渡精米、土蜂蜜和菜籽油等特色产品,不断壮大红渡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