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杰 徐茂豪)近日,记者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悉,该院心内科成功救治1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心外膜室速患者。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据了解,患者张某4个月前因劳累、气促症状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被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由于没有合适的心脏供体,只能植入单腔心律转复除颤器进行治疗,随后出院等待合适心脏供体。不料,张某出现心悸症状,同时心律转复除颤器也出现放电现象,张某再次前往该院就诊。
经该院心内科住院医师集体会诊后,决定为张某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减少患者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现象,减轻患者症状,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
“张某的室速形态差异大,易发生复杂性心律失常现象,这加大了实施射频消融手术的难度。”该院心律失常组主治医师高艺轩说。
最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指导帮助下,张某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恢复状态良好,心律转复除颤器未再放电,复查动态心电图没有出现室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