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进广州市和遵义市的仲裁法律服务互融互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5月11日,遵义仲裁委员会与广州仲裁委员会“云上”签署合作协议,就推广商事仲裁制度、实现“四个共享”、加强人才交流等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据悉,广州仲裁委员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受案量居全国前列,一直致力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陆续推出全球首个远程庭审、“广州标准”、ODR谈判平台等,在国际商事仲裁有着先进的经验和发展理念。而“四个共享”机制是广州仲裁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仲裁机构合作机制,内容包括“标准共享”“庭室共享”“名册共享”“服务窗口共享”。
“标准共享”是指合作机构在互联网仲裁方面将参照广州仲裁委员会首创的《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即“广州标准”)进行技术共享和互相提供技术协助。“庭室共享”指合作机构为彼此的当事人、仲裁员等工作人员提供仲裁庭室用于开庭、调解等。“服务窗口共享”则允许当事人通过合作机构的窗口向其他合作机构咨询、提交材料等。“名册共享”是指合作机构互认彼此推荐的仲裁员并纳入自身的仲裁员名册,当事人后续可跨机构选择仲裁员,享有更优质的仲裁服务。
“遵义仲裁委员会成立16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效化解商事纠纷,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遵义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是广州、遵义进一步落实粤黔两省合作的重要举措。双方签订合作机制后,将通过“四个共享”调动广州和遵义仲裁机构的庭室、庭审标准、仲裁员名册和服务窗口的资源共享,让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跨地域高效解决纠纷。 (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