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遵义会议会议桌,这是我们遵义会议纪念馆收藏的一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近日,在市文化旅游局推出的“走近文物,如数‘遵’宝”专题视频第一期视频中,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陈松作为首位“遵”宝推介人,面对镜头,向大家推介“遵义会议会议桌”。(7月12日《遵义日报》)
历史文物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我市以“走近文物,如数‘遵’宝”为主题,邀请市文化旅游局、市博物馆相关领导、文博专家、优秀文物工作者、优秀解说员等作为“遵”宝推介人,以短视频的方式介绍10件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能够代表遵义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土司文化、特色文化的馆藏文物。加强历史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历史文物“发声”“说话”,使其能够持久释放强大的力量,既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更是用历史文物的“活水源头”,凝聚信仰的力量,焕发出时代新魅力。
如数“遵”宝绽芳华,体现历史文物的厚重感。通过全市各文博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遵义会议会议桌”“红军搭浮桥用的门板”“红军买药用的中华苏维埃纸币”“海龙屯思州砚”“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屯严禁碑”等短视频陆续发布,借助融媒体传播优势进行宣传。同时,通过“遵”宝推介人讲述文物故事,展现文化风采,让广大群众深层次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数“遵”宝绽芳华,增强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感。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让专业人士讲述文物的故事,拉近文物和群众的距离,提高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加深全社会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从红色的思想、榜样的力量中收获教益。
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赓续,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火”起来。运用现代化手段让历史文物生动起来,为公众提供更加客观立体的服务,让参观者通过珍贵的革命文物,回望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真切地感受到感天动地的精神力量,感悟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等崇高品质,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朝气,进而熔铸成更为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