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多重挑战,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至关重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千方百计保护好耕地。农田就是农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稳产增产。近10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种子基础。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事实证明,种粮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农民就会进一步多种粮、种好粮,粮食安全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要重视对播种机的正确操作,避免种子用量过大。在粮食收获环节精心操作,及时晾晒烘干,避免粮食变质。在储藏环节加强虫害防治。此外,餐饮企业加工、日常生活用餐都要避免浪费。
补上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短板。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能够降低粮食损耗。例如,冷藏保鲜能够防止粮食变质和防虫害。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要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产地冷藏保鲜,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预冷及配套设施设备等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有效减少粮食损耗,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罗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