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在位于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的贵州新创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新订单,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模具制造、产品制造于一体的企业,也是正安唯一一家旋钮配件生产企业。当初放弃沿海城市选择入驻正安,原因很简单,一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二是这里吉他产业集群化发展,市场前景好。”贵州新创欣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帮平表示。
旋钮配件过去只能从广州、浙江等地采购,现在贵州新创欣实业有限公司的入驻,不仅为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内的企业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就业渠道。“我家就在安场镇,开车到公司上班只需10分钟,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贵州新创欣实业有限公司员工马旭红说。
近年来,正安县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打造世界著名吉他产业集聚地,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126家吉他及其配套企业,年产销吉他600万把,年产值60亿元。从一个重点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围绕吉他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发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吉他产业链,“链”出产业发展新动能,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招商引资‘金三角’主队伍和各类开发区(园区)主阵地作用。正安县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围绕吉他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引进吉他产销及旋钮、弦线等配套企业8家以上。围绕两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贵州正安经开区坚持以‘产业链’招商,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形成集群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吉他产业蓬勃发展,为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助力。”贵州正安经开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向红艳介绍,目前,该县已引进1家旋钮加工企业,正在对接山东、广东等地的10余家企业,为下一步引进8家吉他配套企业打好基础。
(杨媛媛 吴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