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
习近平回信勉励海军潜艇部队某艇员队~~~
~~~——脱贫地区发展庭院经济观察
遵义250余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赶”着10万余台农机下田~~~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绥阳县实施记
~~~
~~~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遵义250余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赶”着10万余台农机下田
铁牛帮忙,“会种田”变“慧种田”

  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节,湄潭县永兴镇桐梓园村村民龚大军又忙活开了,往返于多个大棚内,指导工人操作水稻钵苗播种机:空秧盘被整齐有序地放上输送带,机器便自动填入营养土、洒水、播种、再覆土,然后再将其放到大棚的育苗池里培育。

  “别小看这台机子,它工作一天育出的秧苗至少可移栽200亩田,过去需要30个人工才能完成。”龚大军告诉记者。

  龚大军是远近闻名的“能人”,一个人每年要种700亩水稻。“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龚大军说,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为现实,靠的就是农业机械化——机械化耕种、机械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也大幅降低了种植成本。

  龚大军在轻松高效种田的同时,还依托20多台农业机具外出开展农机服务,今年以来,通过提供水稻耕地、育苗等服务,收入超过10万元。

  旋耕机推着泥土快速前进,翻犁、起垄一气呵成。在绥阳县旺草镇小旺草村,蔬菜种植户陈秉贤购买了绥阳县小辉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机服务,他说:“这速度太快了,让我早几天种下蔬菜,争取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

  黔北大地沃野新绿,农业生产马力十足。

  近年来,遵义市以县(区、市)为主体,以乡镇(街道)为单元,采取“总社(联合社、协会)+分社”的模式,推动涉农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全覆盖,250余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万余台农机有序开展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向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服务。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遵义市大力开展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遵义市激励多方领办,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其他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农机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鼓励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机合作社、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实体,优先承接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提高村级服务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聚焦突破特色优势产业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瓶颈,遵义市加大蔬菜精密播种、标准化育苗、高效移栽等技术示范推广,推动标准化茶园、果园建设,探索解决辣椒膜上移栽覆土及精量直播的技术难题,突破中药材机收环节瓶颈,初步形成了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技术模式。随着一系列技术的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档升级。

  遵义市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利益联结,引领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服务链条向耕种管收、产地烘干、产后初加工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延伸,服务范围向农资统购、技术服务、咨询培训、产销对接等“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拓展。探索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托管+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推动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引领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政策给力、服务优质,农机在黔北大地的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机的加持下,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据《贵州日报》)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6版:科教
   第07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习近平就刚果(金)遭受暴雨灾害向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致慰问电
努力锻造全面过硬的水下尖兵 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从农家“方寸地”到致富“聚宝盆”
铁牛帮忙,“会种田”变“慧种田”
遵义市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优秀护士表扬活动举行
爱在大山蔓延
石斛花开幸福来
报头
遵义日报一版要闻01铁牛帮忙,“会种田”变“慧种田” 2023-05-12 2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