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玺 聂勋)12月1日,全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工作推进会召开,总结“有事好商量”试点示范经验,部署统筹推进政协“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工作。市政协主席汪海波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政协“园区协商”现场会精神,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把“开展园区协商·建设和合园区”打造成为政协履职的新载体、新亮点、新品牌,逐步形成“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红花岗区委书记刘东明参加红花岗区现场观摩。
市政协副主席魏在平、范奇元、陈松、陈致豫、李开相、冯春林,市政协党组成员潘建红参加实地观摩及推进会。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深入播州区芶江镇义源村、南白街道娄山社区、红花岗区深溪镇高坊村、新蒲经开区,实地观摩了村、社区、园区“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工作情况,现场观看“好协商”平台、了解“真协商”机制、感受“多协商”氛围、发现“会协商”优势。在随后召开的推进会上,播州区、新蒲新区、仁怀市、习水县、务川自治县政协及赤水市金华街道滨东社区、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大塘村等分别交流了工作经验和主要做法。
会议指出,自开展“有事好商量”工作以来,全市各地政协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具有遵义特色的政协协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共有254个乡镇(街道)1544个村(社区)、10个园区搭建了协商平台,初步达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村(社区)50%以上、园区有序推进的要求。同时建立委员工作室497个、协商文化墙713面,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406个,开展协商议事2403场次,助推解决群众身边问题2082个,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协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彰显。
会议要求,全市各地政协要深刻认识把握统筹推进政协“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工作的政治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原则性,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把目标任务转化为具体举措、把系统观念转化为思维方式、把政协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科学确定协商议题、有效搭建平台载体、切实健全完善程序、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商成果与民主决策、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协商能力、深入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建言资政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县(市、区)政协、新蒲新区政协工委主要负责人等参加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