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疗行业的市政协委员,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蔡攀积极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就规范我市护工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蔡攀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其中的慢性病患者需要有人来照顾。但是大家对护工的体验并不是很好,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管理的问题、护工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因此,蔡攀很关注这个问题。
“目前我市的护工主要有两类人群,一类是医疗机构里面的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的护工,另外一类是患者家属请的私人护工。”蔡攀告诉记者。
在蔡攀看来,由于护工人员存在准入门槛低、收入低、无统一有效的监管、储备力量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在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蔡攀根据调研,提交了《关于规范我市护工行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应多措并举保证护工人才储备、提升护工行业发展活力的建议。
蔡攀说:“我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强监管,明确护工公司的资质、准入的门槛,要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希望能探索和制定出更合理的定价体系;二是规范培训,医疗机构要建立培训标准,创建护工信息数据库;三是成立护工行业协会,探索和健全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职业标准服务体系,规范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全社会对护工的价值认同,也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护工行业,促进整个医疗体系护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 周雪舟 马云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