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嘉诚
黄万机(1935-2022),生前系贵州省社科院专家、贵州省文史馆馆员,长期从事贵州文化与文学研究,重点为“沙滩文化”研究。
1935年11月,黄万机出生于遵义县东三区土溪新场街上(今新蒲新区新舟镇关田村),2022年2月5日于贵阳逝世。
黄万机的祖父黄树轩通书法、精雕刻,专为人做匾额、金案等,待人友善,土溪人常聚其家下棋。今关田村小即其黄家祠堂,为黄树轩所建立,长五间房。
黄树轩与妻子张氏育有二子,次子焱昌即黄万机的父亲。黄焱昌(1914—1951年),字文蔚,号彦。黄焱昌少年时,拜绥阳郑场的车先生为师,除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学会了弹风琴,后来求学于贵州省立第三中学。
红军长征离开遵义后,黄焱昌前往河南服役1年余,于1936年返乡,受聘于茅坡源泉水(今永乐镇源泉村)教书。1937年春,遵义县第5保在土溪办起了公立国民学校(今新伍小学),有学生70余人,校址由黄家祠堂改建而成,1938年秋学校办垮了,群众热望恢复。次年春,黄焱昌受聘为土溪国民学校校长,带领4个教员,建立规章制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制定校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同时修建学校围墙,添置教学及体育设备,以“谨慎诚朴”作为校训,全面开设课程,认真教学,受到群众好评。后来,学生增加到100余人。时值动员全民抗击日本侵略,学校把抗日宣传教育列为最重要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向学生和附近的老百姓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教学生唱抗日歌曲,排练抗日题材节目。黄焱昌还在教室外山墙上书写大幅标语“要打倒万恶的日本,我才甘心”。
1940年夏,黄焱昌和遵义著名的儒学家、《续遵义府志》编纂者赵恺先生合作了余正邦岳父卢久安墓表。该墓表由赵恺撰文,黄焱昌书丹,墓表开头为卢君久安事略。
1942年7月8日至10日,遵义县国民体育运动大会和学校成绩展览会分区举行。土溪国民学校表演的抗日节目和参展的学生作业、手工制作都得到好评,学校被授予奖旗一面,上书“灿烂前途”4字。
同年秋,黄焱昌被调任九龙乡副乡长。九龙乡境内的张飞垅、阎王寨一带多山梁,是遵义县、湄潭县、绥阳县南部通遵义的必由之路,土匪常出没这一带。黄焱昌赴任后,整肃地方治安,惩教严明,并应商贾之请,派保丁持枪护送,使这一带逐渐平安热闹起来。
因在九龙乡政绩卓著,1946年,黄焱昌调任新舟镇镇长。任新舟镇长期间,他大力发展烤烟(时称美烟)生产,推广烤烟技术,发展棉花生产,推广轧花机,兴榨房(菜籽油加工)、酒房、酒精厂,将九龙大蒜引进到土溪一带栽种。同时整肃遵义、绥阳两县交界一带的社会秩序,打击匪患。
黄焱昌与妻子刘氏育有子女各二,黄万机是长子,中间是两个女儿,黄万华是次子。黄万机196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80年结业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文艺学专业,留院工作,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1999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黄万机从小就耳濡目染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先生承前启后、学术报国的故事。发蒙于刘鉴塘先生,刘鉴塘是一位颇精古诗文辞的老先生。十二三岁时,黄万机曾二次随舅父刘智生到沙滩探亲访友,这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他就读于遵义师范,其学识才艺便引起师生们的注目。同学们把这位涉猎甚广的同学誉为“活字典”。从遵义师范毕业后,黄万机被分配到思南县城关小学教书,后调县教研室和思南中学。他在观赏乌江上舟船竞渡的盛况后,灵感触动,创作了二胡独奏曲《赛龙舟》,发表在成都音乐刊物《园林好》上,1958年被人民音乐出版社《二胡曲集》选登,随后又被艺术院校选为教材,这也是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
从贵州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口县文化馆工作。20世纪70年代发表几十部中小型剧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黄万机主要从事文史研究,出版个人专著《郑珍评传》《黎庶昌评传》《莫友芝评传》等10部作品,有长篇传记文学《普通一兵―记“文化将军”陈沂》,古籍点校5种、文史普及读物4种,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120多篇入选《中国大典》《当代论文精粹》《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世纪文库》《世纪丰碑》等全国性论文集。参与编写了《遵义县志》《遵义市志》,完成了道光《贵阳府志·余编》及《艺文略》的校注,点校古籍多种,撰写文史普及读物200余篇。可谓著述等身,硕果累累。
贵州省文史界专家陈福桐先生在其《研究沙滩文化的三本专著》一文中称“万机用笔巧妙,能把评传写得流畅、简明,读来娓娓动人,堪称妙手”。湖南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澧华将《郑珍评传》《黎庶昌评传》《莫友芝评传》“三传”用作九五至九七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材。黄万机主编的《贵州古典文学作品选》,被贵州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等院校采用为地方文学教材。
黄万机除了研究文史外,还涉猎书法领域,写得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