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红花岗区海龙镇桂花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立足村情实际,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马桑菌种植,既增加村集体收益,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深秋时节,笔者来到桂花村林下马桑菌种植基地,只见40余个紧密相连的大棚内,一个个菌棒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朵朵肥硕饱满的褐色马桑菌长势喜人,空气中充满了菌菇特有的清香。
村民们手提篮子,穿梭在菌棚内,小心翼翼地剪下已经成熟的马桑菌,不一会儿,鲜美的马桑菌便溢满了箩筐。“采摘的鲜菇主要销售至遵义城区,通常是由顾客线上下单后,我们进行配送。”桂花村党总支书记徐嵩告诉笔者,今年,他们依托原有的林地和菌棚,于9月下旬前往外地采买菌棒后,均匀放置于菌棚内,目前已陆续出菇。
“放置菌棒后,我每天穿梭在各个菌棚间,密切关注棚内的温度、湿度,中午温度较高时,我就会掀起棚布通风,并适时给菌棒注水,发现菌棚破损及时进行修补,保证菌棒出菇产量高、质量好。”村民李忠全是马桑菌种植基地的管护员,说到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言语间满是喜悦:“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活儿轻松,每个月还有固定的收入,我和老伴的生活都有了保障。”
凭借优越的生长环境和村民们的精心管理,目前,桂花村10000棒马桑菌陆续进入出菇期,采收期可持续至明年6月,预计可产马桑菌1.5万斤,实现产值约30万元,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刘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