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遵义
绿色交通助力碳达峰 打造低碳运输新样板

  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碳达峰行动的大背景下,遵义市积极响应号召,在交通运输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绿色转型,到水上运输的低碳优势发挥,遵义正书写着绿色交通的精彩篇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绿色交通的展示窗口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版块。在遵义的各条高速公路上,一个个标准的服务区不仅是司乘人员短暂休憩的场所,更是展示遵义绿色交通理念的重要窗口。 

  湄潭南服务区是新蒲到石阡交通要道新石高速公路上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区,集停车、加油、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设施于一体,规划占地5.3万平方米。

  服务区内安装了3个充电桩,共有6支充电枪,随时都能看到新能源车在此充电。经常在广州、重庆两地跑的司机黄静表示:“这个服务区的充电桩性能和服务都非常好,还挺方便的。” 

  服务区内每天都有大量人员进出,必然会产生污水。服务区在建设初期就设计了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可以处理卫生间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等。该服务区管理员安永飞介绍,这套污水处理循环系统运行高效,处理后的水并不会直接排放,而是进行循环利用。

  为过往大货车免费加水就是循环利用的其中一项。司机邓雨从成都运货至深圳途经遵义免费加了水。他说,在其他地方加水需要15至20元。

  服务区的绿地绿化超过40%,日常的绿植浇灌也会利用处理后的水,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绿色化运作还体现在户外照明上,该服务区的户外照明全部采用太阳能灯。

  湄潭南服务区按照相关要求,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2023年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星级认定中获评五星级服务区。 

  水上运输:绿色高效的有力支撑 

  在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的大背景下,水上运输凭借其承载量大、成本低、能耗少等突出优势,成为有力的支撑。

  余庆县沙湾码头是乌江水运的黄金分割点,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区位优势。在码头,一艘艘轮船停靠岸边,工人们依托各种装卸工具,忙着装卸各类货物。 

  贵州港航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沙湾码头负责人王湖广介绍,现在码头日最大吞吐量近5000吨,月最大吞吐量逾5万吨。 

  沙湾码头是贵州省第一个标准货运码头,设计年吞吐量500万吨,码头80公里半径覆盖贵阳、遵义、黔南等贵州省工业集群发展区域。 

  航电631船长刘应平说:“下水货物主要是磷矿、硫酸铵吨袋,最多装600多吨,上水货物主要是黄沙和赤磷。” 

  在这些进出港口的货物中,贵州久利矿业有限公司是目前码头上最大的货主,公司每年近三分之一的货物从港口运往重庆涪陵,每吨可减少10元的成本。该公司业务主管周林表示:“今年大概有3.5万吨货物进港,发出去200条船左右,货物大概12万吨。” 

  接下来,沙湾码头将不断提升自身辐射能力,为周边更多地区提供优质、绿色、高效的水运服务,为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贡献更大的力量。 

  根据遵义市构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要求,遵义将充分发挥水路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推进乌江水运主通道三级航道、播州三星港等水运工程建设,提升大宗货物货运量。 

  遵义的绿色交通建设不仅是对碳达峰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据了解,遵义将持续加大在交通领域的绿色投入,进一步优化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更为完善的绿色交通网络。同时,加强对新技术、新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鼓励更多运输企业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 陈春江 杨云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政务简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稳定、统计、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工作
绿色交通助力碳达峰 打造低碳运输新样板
11首遵义文旅歌曲“亮相”
青少年足球冠军赛开赛
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
遵义日报要闻02绿色交通助力碳达峰 打造低碳运输新样板 2024-11-16 2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