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午后,阳光温柔地洒在遵义市娄山关红军小学的校园里,“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团踏入了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与希望的土地。记者的脚步轻轻落在校园的小径上,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走进了一个充满红色故事的世界。
在这里,“小红军宣讲员”马兴烨用她清脆而坚定的嗓音,讲述着红军长征路上那些波澜壮阔、动人心弦的篇章。她的眼睛明亮如星,闪烁着对先辈的崇敬与追思之光。当谈及未来,她说:“我长大后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在祖国的花园里悉心培育那些娇嫩的花朵,让他们茁壮成长为支撑国家未来大厦的坚实栋梁。”
据了解,自2017年起,娄山关红军小学便开启了一项意义非凡的“小红军宣讲员”培育计划。时光悠悠流转,在数年如一日的精心浇灌下,已有超过270名“小红军宣讲员”从这所学校展翅腾飞。他们恰似一群灵动的红色精灵,带着长征精神的火种,飞向四面八方,将那些闪耀着革命光辉的故事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回首往昔,1935年的贵州遵义娄山关,那是一片被历史铭记的热血战场,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大捷。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其事迹如同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2008年7月,一颗承载着革命希望与传承使命的种子落地生根,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娄山关红军小学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它独特而光荣的育人征程。
该校紧紧围绕“传承长征精神,孕育红色理想”的办学理念,开发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红色课程和教材,还设计了红色德育主题大课间,将红色基因的传承巧妙地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在强身健体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与滋养。长征精神在这所校园里生根发芽,在新一代的心灵深处绽放出永不凋零的花朵,传承不息、代代相继。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马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