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立飞
近年来,赤水市直击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全力实施政务服务“全域通办”“跨省通办”以及乡镇“就近办理”,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水平,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在官渡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当地群众袁梅正在帮家人办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以前这个业务要到赤水城区办理,从我们乡镇出发,坐车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实在不方便。如今在乡镇就能办理,方便多了。”袁梅说。
去年年底,官渡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依托“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系统,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过去办事需要跑好几个窗口,如今一个窗口就能全部办结,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据官渡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佳介绍,以袁梅办理的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为例,在确定资料完整的情况下,通过邮寄方式将材料寄至应急部门,应急部门办理完成后再邮寄回来,一般3至5个工作日就能帮群众办结该业务。目前,官渡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立了三个综合受理窗口,涵盖人社、医保、民政、村建、农业等领域,可办理169个政务服务事项。
“我们按照遵义市‘全域通办’、乡镇‘就近办理’事项清单明确办理方式,对于镇内可直接审批办结的事项,直接收件办理;不能直接审批办结的,一方面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掌上APP、贵州政务服务网等线上渠道流转办理,另一方面借助邮寄等线下方式流转办理,并通过提供帮办、代办业务,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官渡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丽娜表示。
在葫市镇,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大早便来到翠篁社区万炳珍老人家中,帮她办理养老保险年审业务。94岁的万炳珍老人因摔跤导致腿脚不便,无法前往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年审,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便上门为其办理。
去年以来,葫市镇全面梳理并公开各部门公共服务目录清单,不仅简化办事程序,将镇内各职能部门的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借助“互联网+政务”平台,大力推行帮办、代办服务,为群众提供最大便利。
葫市镇人大主席夏成刚表示:“葫市镇通过升级阵地、优化服务、充实人员等举措,政务服务工作由原来的部门多头受理变为一窗综合受理,由原来的群众来回跑路变为部门协同办理,全力打造高效、便捷、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问题。”
自“全域通办”工作开展以来,赤水市17个乡镇(街道)均开设了公安、婚姻登记业务,实现初审和预约服务,2658项事项纳入市、乡政务大厅综合办理,实现来件即收。目前已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掌上APP、线下邮寄流转等方式办理“全域通办”业务486件。
赤水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胡光亮告诉记者,赤水作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近年来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办事流程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两地企业和群众搭建起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通道。
在赤水市政务服务中心,来自重庆的帅云超在“跨省通办”窗口顺利补办身份证。随着赤水市与成渝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他无需返乡,在赤水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帅云超说:“以前补办身份证得回重庆,现在赤水就能办,方便快捷,服务还好。”大厅内的“跨省通办”代办服务窗口和“企业之家”窗口,作为与成渝地区对接的重要渠道,实现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异地代办与即时反馈,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按照简环节、减次数、优服务原则,全面优化赤水与成渝地区‘跨省通办’高频事项流程,实现全链条透明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赤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莲丽介绍说,“跨省通办”不仅方便了个人办事,企业也同样受益。重庆籍老板在赤水投资开办贵州佑远木业有限公司,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企业负责人线上提交申请,一两天便完成了手续。“通过‘企业之家’了解到‘跨省通办’等业务,线上申请很快就搞定,省时省力,感受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该公司总经理颜加伟说,赤水推出的异地办件免费邮寄服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赤水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股负责人赵铭茗介绍:“赤水市目前已与成渝地区4个市(区)签署合作协议,基本实现成渝地区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全覆盖。通过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截至目前,已成功为成渝地区企业和群众提供5847次异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代办服务(其中成都284次、重庆5563次),广受好评。
下一步,赤水市将深化与成渝地区的政务合作,巩固扩大“跨省通办”成果。同时,优化协同流程,打造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保障及企业发展等关键领域,为群众和企业营造更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环境,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转型升级,打造“贵人服务 丹青惠办”品牌,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贡献赤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