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29秒造一件海尔配件
从制造到智造,遵义这家企业有招

  本报讯 在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超2600平方米的“智慧注塑工厂”内,机械臂正以“读秒”节奏起舞——29秒完成一件冰箱配件下线,日均产出90余个品种近10万件产品。

  作为海尔冰箱重要供应商,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曾面临传统制造之痛:面对客户对生产时效及高标准质量的要求,传统制造模式在生产、库存、质量、物流等方面的跟进速度渐渐显得力不从心。

  谈及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初衷,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张荣涛说,客户需求变化太快,公司必须做出改变,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2020年,该公司启动“基于注塑云平台下的智慧注塑工厂”智造项目建设,希望通过传统设备与云端系统对接,破解数据采集与算法优化双重难题。

  然而,在信息化与自动化结合过程中,技术团队面临诸多难题——如何将传统注塑设备与信息化系统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又如何通过算法优化生产流程,让自动化设备按照最优路径运行?

  为解决问题,该公司一边组织内部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攻关,一边与专业信息化企业合作。经过无数次测试与调整,终于实现了注塑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日前,记者在超2600平方米的“智慧注塑工厂”看到,每条生产线都开足马力,一台台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来回忙碌,一件件注塑产品列队而出。

  “公司注塑云平台数据通过智能管理平台采集和阿里云端存储,经过数据分析系统对订单、生产、质量、仓储物流和设备进行全面掌控,实时监测采集数据,可快速定位生产瓶颈,全面提升注塑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设备利用率、订单精准执行率和当日产品供货率。”张荣涛表示,通过注塑云平台,管理人员可在任何地点利用手机软件“小诸葛”监控生产全过程,能在第一时间根据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021年,数字化转型的“化学效应”让该公司跃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获评贵州省绿色制造工厂。如今,注塑云平台如同“数字指挥官”,对出售产品生产周期精准控制,使生产效率提高20%,人工成本降低30%,原材料损耗率降低15%,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汇川融媒记者 黄玘佳 邓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平安遵义/公益广告
   第06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民生周刊
   第08版:广告
“液体黄金”的绿色密码
一场“北”与“南”的双向奔赴
从制造到智造,遵义这家企业有招
娄山关云上集市今天开市
图片新闻
遵义日报要闻02从制造到智造,遵义这家企业有招 2025-04-07 2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