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务川职校给出了“田间地头”的答案

  在第四届贵州电商直播大赛“直播多彩贵州·点亮美好生活”的主题引领下,一支来自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年轻团队,以一方屏幕连接起深山与外面的世界,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作出了生动诠释。他们不仅是参赛队伍,更是一群运用直播技能,帮助2000多位留守老人重拾尊严与希望的“特殊助农人”。

  在务川自治县的连绵群山中,71岁的覃廷容老人有一个积了两年灰的背篓。曾经,她每周都会用这个背篓装满亲手熏制的腊肉、酸茄子和干笋,走过蜿蜒山路,到镇上的集市换取生活所需。如今,集市渐渐消失,背篓闲置在墙角,农产品也难寻销路。

  “去年雨季,三十斤干笋没卖出去,长了霉斑,看着真心疼。”覃廷容摩挲着衣角低声说。这样的困境,在务川的深山里并非孤例。

  一

  务川自治县分水镇党委书记田春玲的调研本上,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全镇8个村170.2平方公里,只剩3处赶场点。最远的自然村到镇里需步行四小时山路,“背二十斤山货去卖,车费都不够本”。

  在分水镇王武村,476位老人中有282人独自留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坚持耕种、养殖、制作传统食品,却失去了最主要的变现渠道。

  “赶集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田春玲说,“眼看老百姓的东西卖不出去,我们比谁都着急。”

  二

  2023年,在粤黔协作教育帮扶背景下,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直播电商专业,然而首届只招到5名学生,专业带头人杨振老师一度陷入教学困境。

  看着学生在教室的模拟直播间演练,却连农作物都分不清,这位从事平面设计教学多年的教师开始反思:“这种脱节让我思考职业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2025年3月,杨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三

  2025年4月29日,分水镇王武村,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临时搭建的雨棚下,两名学生主播的裤腿很快湿透,身后坐着三十多位老人,每人脚边都放着装满山货的背篓。

  “那天我们心里都没底。”田春玲回忆,“老乡们满怀希望背来这么多东西,如果卖不掉,该是多大的打击?”

  然而,这场雨中的直播,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真诚打动了屏幕另一端的观众。主播每卖一位老人的货,就请老人亲自到镜头前报价、介绍,现场称重、算价,再为这一单品单独上链接。这种淳朴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直播间人数从一百多逐渐攀升至两千多人,当天带来的农产品竟供不应求。最终,227个订单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覃廷容老人那天卖了1700多元。她哽咽道:“好几年了,这是我自食其力挣到的最大的一笔钱。”此后村里直播她场场不落,几个月下来卖了近6000元,还添置了一台小冰柜,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四

  这可能是你从未见过的直播场景:镜头前是十五六岁稚嫩的学生主播,身后排着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多岁的老人。背篓里装着用瓶子装的新鲜酸茄子、刚收的野板栗、成捆的红薯粉条、土鸡蛋、腊肉……

  这一场景的背后,是杨振带领的“佬家人”助农志愿服务队探索出的一套务实可行的运作机制。每次直播前,镇村干部提前入户动员,并对农产品初步筛选。“确保网友买到的是真材实料的农家好货。”王武村驻村干部何航说。学生们则提前了解当地特产,学习农产品的制作工艺,确保能专业地介绍每一样山货。

  现场流程也经过反复优化:老人按到场顺序排队,每人每次只卖一个品类,卖完转到队尾重新排。主播现场称重,按老人所报价格算账,当场修改链接。卖完立即领钱——为化解电商平台7天账期与老人期待的落差,村干部自愿垫资,保证现金当场结清。

  “看到老人们数钱时的笑容,一切付出都值得。”何航说。

  “以前东西卖不出去,吃不完就只能扔了,或者当柴烧。”一位老人说,“现在能换成钱,买药、买生活用品,靠自己不靠子女。” 

  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堂深刻的实践课。“他们不仅学会了直播,更学会了与人打交道、理解农村、帮助他人。”杨振说,参与项目的学生明显比同龄人更成熟、更有责任感。

  五

  7个月,57场直播,22.48万元销售额,1329户2000多名老人受益——数字背后,是社会各界的温暖托举。

  团队初期面临网络信号难题,中国移动务川分公司承诺:“你们到哪里直播,我们就铺网络到哪里。”中国邮政务川分公司派员现场打包并提供纸箱。县社工部、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持续关注,镇村干部默默保障。在多方合力下,“佬家人”助农志愿服务队已覆盖分水镇5个村,并逐步向周边扩散。

  如今,“佬家人助农志愿服务队”已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正式注册,还获得多个乡镇颁发的“直播助农大使”称号。项目不仅荣获贵州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大赛优秀奖,还在2025年9月入选了全国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这是贵州仅有的两个入选案例之一。

  六

  从最初5名学生的尴尬开局,到今年报名人数达117人,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直播电商专业完成了惊喜蜕变。

  如今,这支团队不仅坚持助农直播,更发挥“传帮带”作用:成功带领或扶持县域内4支团队加入助农行列,重点孵化乡村直播团队3个,编撰形成《助农直播实践手册》6册,为乡村培育了本土电商力量。

  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邓谦表示:“这场实践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更多可能。从最初的5个学生到现在的百人团队,我们探索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未来,我们将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汽修、烹饪等其他专业,让更多学生能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  (来源:务川融媒)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如何让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务川职校给出了“田间地头”的答案
致力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体系
“机械采茶+精深加工”推动茶产业发展
图片新闻
广告
遵义日报综合新闻/公益广告04如何让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务川职校给出了“田间地头”的答案 2025-10-18 2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