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19岁的郭维忠怀揣拼凑的学费,抱着“走出大山、跃出农门,改变命运、回报乡邻”的理想走进原遵义财贸学校求学苦读。
1983年毕业后,郭维忠先后担任绥阳县宽阔镇、太白镇供销社副主任、主任。1995年,郭维忠“下海”经商办企业,经过数十年努力打拼,组建了辖7家子公司、年产值3亿余元、上缴税金达亿元的贵州忠泰(集团)公司,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现为遵义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并多次荣获“遵义市劳动模范”称号。
响应号召 助力脱贫攻坚
1961年,郭维忠出生在极度贫困的绥阳县宽阔镇丰收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郭维忠从未忘记乡梓。2014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郭维忠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帮扶多个贫困村发展脱贫项目10余个、资助困难学生200余名,用真心和真情温暖贫困群众,回馈家乡人民。
2015年隆冬时节,他以党员企业家身份响应绥阳县委“百企帮百村”号召,对绥阳县太白镇太平村进行结对帮扶。郭维忠通过走访了解到,该村村民迫切希望修建一条通往桐梓县黄莲乡的通村公路,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经桐梓销往重庆、四川等省外市场。郭维忠当即承诺出资20万元帮助修路。2016年初夏,公路建成通车。
在与村民交谈中得知贫困户王勇的女儿患白血病,急需筹集30万元治疗费,郭维忠立即发动10多位绥阳爱心企业家一起为王勇的女儿筹集了40万元,不仅凑足了手术费,并解决了后续治疗费用。2015年以来,郭维忠还先后出资了100多万元与绥阳县宽阔镇九龙村、太白镇太平村等贫困村签署村企合作共建协议,助力改善基础设施,解决群众就业问题。这些年,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资金帮扶等方式,郭维忠帮助5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
捐资助学 德泽流芳
2015年8月,当郭维忠得知绥阳县宽阔、黄杨两镇有22名贫困学生考上了大学,立即怀揣4万多元现金为孩子们送去。郭维忠不仅以身作则,还发动身边朋友和自己子女热心慈善公益活动。郭维忠得知绥阳中学学生王某某家境十分困难后,随即联系刘永清、李章黔两位好友一起,共同资助兄妹俩从高一念到大学毕业。
郭维忠有两个子女,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孩子心地善良、乐善好施。2004年的一天,郭维忠接到女儿郭燕电话,称其有个同学生活困难。郭维忠为女儿的善良懂事由衷高兴,毫不犹豫向这位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资助到该同学大学毕业。“儿子郭明飞大学毕业后留在身边工作,为发扬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每次捐资助学都带着他。”郭维忠说。
企业品牌 人之品格
郭维忠表示,之所以选用“忠泰”作为公司名称,是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忠”字,这是父母从小对他的期望,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讲诚信;“泰”字代表的是追求和谐平安。多年来,郭维忠没有忘记,自己能有现在的成就,源于在原遵义财贸学校的求学经历。每遇困难,老师总能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他说:“在学校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讲诚信、知感恩、守规矩、明忠义等,这些品格都体现在我的人生经历中。”
“忠泰”既是郭维忠做人的“品格”,也是企业的“品牌”。他把“守法诚信、敬畏客户、善待员工、团结合作”作为发展理念,如今正带领员工一面“开疆拓土”,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一面“内外兼修”,努力塑造企业新形象。
(记者 黄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