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想到家乡现在到处是产业、没想到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没想到打工还可以这么自由……”在外打工多年,回到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杉板村辣椒基地务工的吴茂秀惊喜地说。
眼下正是收获季节,采摘辣椒人工费6毛钱一斤,多做多得,对吴茂秀这种需要接送孩子放学上学的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以前外出打工,照顾不了家庭。现在回来送孩子上学,正好赶上摘辣椒,每天把小孩子送去上学之后就来摘,挣点零用钱。”正在采摘辣椒的吴茂秀说。
像吴茂秀这样的务工人员就是近几年悄然兴起的农事“钟点工”,他们大多是来自本村或附近的村民,熟谙农事,随叫随到,按计件或计时计算报酬,结薪灵活。
与吴茂秀一样,村民申学鲜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结束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当上了农事“钟点工”。
今年,石朝乡发展的香榧挂果50000斤,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申学鲜等村民每天都来香榧基地务工。
“这是刚采摘来的,将香榧果摘下来剥了壳,2元一斤,一天可以挣200元左右。我家种了100多棵香榧,再管护几年也可以挂果了。”正在剥香榧果的申学鲜说。
近年来,石朝乡党委积极鼓励和支持“农闲经济”的发展,把劳务输转作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产业不断增多,农事用工需求量不断加大,农事“钟点工”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种植大户农忙时节用工难题,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拓宽了致富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