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9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南镇
养殖蛋鸡 促农增收
黄立飞

  本报讯 (记者 黄立飞)近年来,湄潭县新南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对照产业发展“八要素”,规模化发展蛋鸡养殖,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在促农增收上实现新突破。

  在新南镇羊叉坳村,树林里的几栋养殖厂房养殖着2万羽蛋鸡。这是新南镇于2013年引进的湄潭新源养殖场,该养殖场负责人季泽江从事蛋鸡养殖已有十余年。

  走进养殖场,一排排、一层层鸡笼整齐有序,一只只蛋鸡正争相啄食。杨技方和工友分工合作,娴熟地分拣鸡蛋、装箱。 

  “我在养殖场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杨技方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该养殖场根据养殖规模用工需求,主动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让百姓参与到养殖中来,一边务工一边学技术,现已带动全镇31户农户发展蛋鸡养殖。

  “第一年养殖有8000羽蛋鸡,现有20000羽,带动本村20来户村民参与。村民在我这里买青年鸡回去养殖,我提供养殖技术,然后集中从村民那里采购鸡蛋,统一对外销售。”季泽江介绍说,目前养殖场有褐壳蛋鸡、绿壳蛋鸡、粉壳蛋鸡三个品种的蛋鸡,年产蛋580余万枚,年产值290万元左右。

  “从外地务工回来,我就到季泽江的养殖场学习技术,然后开始尝试自行养殖。目前养了6000多羽,除去开支,每年收入10多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返乡创业的羊叉坳村民熊国霖如是说。

  新南镇以羊叉坳蛋鸡养殖为契机,做大养殖产业,群众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据了解,新南镇共有蛋鸡养殖企业29家,养殖总规模25万羽。

  “新南镇将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以羊叉坳蛋鸡养殖为基础,拟新建一个规模达5万羽的自动化蛋鸡养殖场。同时,整合社会资本,持续扩大蛋鸡养殖产业,力争形成50万羽的养殖规模。”新南镇组织委员刘宇说。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区县新闻/公益广告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农事“钟点工” 农忙时节显身手
卖茶卖“生态” 种稻种“有机”
养殖蛋鸡 促农增收
水稻机收减损 确保颗粒归仓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公益广告
遵义日报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07养殖蛋鸡 促农增收 2021-09-30 2 2021年09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