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后庄村的山林中,辛勤的养蜂人正在收获“甜蜜”。
“今年我养了48桶蜜蜂,预计可收300多斤蜂蜜,按照每斤130元左右计算,我有近4万元的收入。”正在收割蜂蜜的后庄村村民王仕忠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大娄山脉的后庄村生态环境优越,数百亩蓝莓、李子、樱桃等果树基地,以及山林里上百种中药材花、野花等,都为发展蜂蜜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2020年,依托9000多亩森林资源,结合村民养殖蜂蜜的实际情况,后庄村引进养蜂大户成立后庄村苟甜蜜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蜂蜜产业。
“为了提高村民养蜂的技术和积极性,我们邀请红花岗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来开展专业培训和指导,并为每个有意愿养蜂的农户提供蜂箱、设备等。”后庄村党总支书记胡泽芳说,依托合作社的销售渠道,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后庄村发展蜂蜜产业也更有底气和信心了。
“针对没有资金投入的农户,我们合作社统一提供蜂种、蜂箱,到了收割蜂蜜的季节,养殖户可以无偿收取蜂蜜2斤,剩下的蜂蜜销售后,养殖户还可以获得40%的收入,养殖1桶蜂算下来有近1000元的收入,10桶蜂就有近1万元。”后庄村苟甜蜜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苟长禄说。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养殖蜜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尝到甜头的村民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260亩蓝莓基地,后庄村还培育出口味和营养独特的蓝莓蜂蜜,含有蓝莓花青素的蜂蜜走俏市场。
甜蜜的丰收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更来自辛勤的劳动。目前,后庄村养殖蜜蜂500多箱,合作社已有社员近40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近1万元。
金鼎山脚下的后庄村曾是一个省级二类贫困村。这些年来,后庄村通过发展蓝莓、李子、蔬菜等产业,于2018年成功出列,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0元,较2015年增长近一倍。如今,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蜂蜜产业已成为后庄村的又一项特色产业。
“我准备明年养殖10桶蜂,一方面可以自己吃,另一方面还可以卖出去增加收入。”村民祁志光看到村里的蜂蜜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主动向村里提出了养殖蜜蜂的想法。
“我今年收入大概有3万多元,下一步的目标是‘百桶计划’。”后庄村村民王安泽曾经是一名建档立卡户,从2017年开始养蜂的他,通过养蜂早已脱了贫,尝到甜头的他正雄心勃勃,计划明年把规模扩大到100箱。
“我们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电商培训,尝试抖音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宣传销售,全力打造后庄蜂蜜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胡泽芳告诉笔者,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后庄村不仅要打造特色农产品,还要销售后庄村的风景和生态,带动研学实践、果园采摘等体验项目,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
(秦波 朱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