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廷玺 本报记者 李婷婷
“我是党员,我先上!”
“请求组织批准我到防控第一线。”
“作为党员干部,当好群众坚强后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10月18日我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遵令而行,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彰显初心,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黔北大地,一股股红色力量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实屏障。
我是党员,舍我其谁
“抗击疫情,舍我其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义无反顾的使命。”说出这番话的是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洗马路派出所党支部书记陈丽蓉。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10月18日,汇川区仁和苑社区发现一例新冠确诊病例后,陈丽容就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在执勤点为过往群众扫码、测体温,维护现场秩序,一直忙碌在仁和苑社区的疫情防控现场。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应该像战士一样站出来!”家乡有难、群众有需,挺身而出、披挂上阵是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第二党支部党员李兰坚定无悔的选择。
作为曾经的援鄂抗疫医生,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不曾休息一天。“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李兰说,这点困难打不倒我们,遵义人民一定能行,遵义一定能赢!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市广大党员挺身而出、逆行而上,迅速化身为宣传员、守门员、安全员、快递员,用实际行动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您好!请您出示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等相关疫情防控信息……”红花岗区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党员干部在长征街道春天堡乘车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守牢一道道卡口,防止发生次生风险。
在红花岗区迎红街道兰家堡社区,由于管辖地域宽、住宅小区多、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员多,为疫情防控带来极大压力。面对压力,社区党组织组织15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对5600余户居民开展逐户逐人排查,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核酸检测,把防控措施宣传到每家每户。
“阿姨,您叫什么名字?身份证号码多少?您是一个人来做核酸检测还是和家人一起?”在新蒲新区新蒲街道实地蔷薇小区,在职党员干部纷纷到社区报到,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防疫知识宣传、生活物资配送等工作。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市4.3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到社区报到,下沉到网格、卡点、小区楼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政策宣传、人员排查摸底、组织核酸检测、维持防控秩序等工作。
党旗飘扬,希望就在
“党旗在,党员在,希望就在。”
“看到鲜红的党旗,看到党员干部,我们心里面就不慌了,就有底了。”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居民群众纷纷为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点赞。
10月23日,我市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启动。每个环节都是大战、每个程序尽是大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谈何容易。
在仁和苑社区,汇川区统筹安排了共驻共建的141名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员干部,组建8个临时党支部,配合社区做好楼院、社区出入口等区域的疫情防控,24小时严守卡点;组织320余名“名城先锋”党员义工及群众志愿者参与全员核酸检测,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送米、送菜、送油上门等服务,全方位解决居民群众后顾之忧。
新蒲新区红星社区积极调动187名自协委成员、11名楼栋长、54名联户长、红色物业等各方力量参与防疫工作,并将党员干部、自协委成员、志愿者等编成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划分责任区域,按区域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
仁怀市充分依托“联合党委”“自协委”“社协委”“村管事”等组织优势,在防控卡点、封闭区、隔离点等建立临时党支部,统筹党员干部、居民组长、志愿者、楼栋长等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网络。
危急时刻显担当,牢记使命勇向前。疫情发生以来,全市7938个基层党组织、1875个临时党支部、2635支党员先锋队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9万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在疫情抗击第一线,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用初心、信心、决心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