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从细处着眼,使出“绣花功夫”,把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持续开展市政道路、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的管理维护和整治,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既美化了城市颜值,也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让市民共享文明成果。
精细化治理 管好城市“门面”
汇川区贵阳路,连接香港路和大连路两条主干道,每天人来人往,吸引了不少商贩在此经营,导致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自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汇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专项行动小组,常态化整治贵阳路。整治过程中,执法队员坚持柔性执法、文明执法,主动与商家沟通交流,耐心解释规范经营的重要性,同时对屡次劝告不听的占道经营摊贩依法进行取缔。
为保障民生需求,汇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科学研判,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在贵阳路医新社区开设2处便民摊位,引导流动商贩集中经营,进行规范化管理。
如今,通过常态化整治后的贵阳路,占道经营、门面延伸等情况已不复存在,经营秩序井然。
突出“四个紧抓” 做到“两个结合”
贵阳路只是中心城区开展市容市貌整治的一个缩影。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突出“四个紧抓”,做到“两个结合”,取得实效。
——紧抓责任包保。进一步完善“党建+路长制”,共产党员带头当路长,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员出动,开展市政设施全面排查,清理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贴野广告等乱象;
——紧抓问题督导检查。联合多部门联动,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广场、商业大街、公园、交通路口等重点地区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相关单位整改;
——紧抓市政设施维护。对中心城区车行道、人行道、盲道、窨井盖、保障隔离护栏、公厕、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维护改造,保障市民出行更加畅通安全;
——紧抓重点环节整治。及时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油烟、噪音等扰民问题;及时清理环境卫生死角;持续开展占道经营及车辆违停问题专项整治。
同时,该局把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针对乱贴乱画、沿街发放小广告现象,会同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新蒲新区积极查漏补缺,对主次干道存在的亮灯率不足、沥青道路坑洼、地下通道积水等问题进行整改,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播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一步完善“路长制”,强化、细化巡查管护,19条主次干道、4条商业街、3个广场、3个农贸市场包保到人;充分利用夜间、凌晨时间,错开交通高峰期,采取“小破损立即整改、大破损研究整改”的方式,对城区车行道、人行道、窨井盖、隔离护栏等市政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红花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步行街、中华路、中山路等重点路段的市容秩序集中整治;持续开展餐饮夜市专项整治,加强露天烧烤油烟污染问题治理;及时清理破损广告,采取日常巡查管控和重要节点值守保障等措施,确保管理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眼下,行走在遵义的大街小巷,道路更干净,通行更顺畅……一幅文明幸福新遵义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 王秦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