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玺)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安全体系,改善安全生产基础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与任务责任书》,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重点事项,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党政责任和领导责任。
我市制定《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系统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反馈制度》《安全生产述职报告制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实施意见》《以“安”促稳工作方案》《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分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安全生产工作“月通报、季述职、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要求压实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我市将“打非治违”工作作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重要抓手,印发了《遵义市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按照“强机构、强队伍、强制度”的标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行动领导小组和市领导为组长的15个督导检查组,组建了市级工作专班,督促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1/4”人员力量保障要求,安排700余人专职抓“打非治违”工作,建立了打非治违“日汇总、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对矿山、交通、建筑等12个高危行业进行全面督查检查,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今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目标任务要求,我市印发了《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目前,全市7970家企事业单位、83432家九小场所建立了“三张清单”,2911家高危企业纳入“双控”系统管控,设置村组安全网格员19865人。针对国务院安委办将我市作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试点的实际,我市已完成了200余处地下空间、桥梁、易涝区域等前端感知网选点工作,并规划了未来10年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工作目标,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一线展开,在基层一线落实。
在应急处突能力提升方面,我市修订印发了《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应急预案》《建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文件,并先后组织开展防洪抢险应急、地震疏散应急等各类安全应急演练2000余次。6月28日,“应急黔行·2022”贵州综合应急演练在我市开展,演练围绕先期处置、机制构建、场所搭建、科学决策、多方联动、同向发力处置、回应社会关切等环节,在汇川区、桐梓县、绥阳县、新蒲新区、务川自治县同时设5个实战演练场,拉动应急、消防、卫健等20多个部门及社会应急力量3000余人,以实战方式呈现了灾害事故应对处置全过程,全面检验提升了我市应急处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