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村发展见闻
~~~
~~~
葫市镇~~~
~~~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美丽乡村“浣溪画卷”
——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村发展见闻
陆邱珊

  走进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村党群服务中心,“春风十里 云上浣溪”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服务中心内,政务服务平台、党群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整洁有序,办事群众往来不断,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

  “2021年以来,浣溪村党总支部对村级阵地进行全面升级,做到了功能齐全、开放包容、服务优化。‘春风十里’寓意浣溪村在党的领导下,享受改革的红利,又迎来了乡村振兴的历史发展机遇;‘云上浣溪’一方面体现了浣溪村海拔较高,另一方面象征浣溪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美满。”隆兴镇党委派驻浣溪村第一书记雷勇介绍道。

  近年来,浣溪村党支部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推动乡村振兴为落脚点,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做好基层治理,绘就美丽乡村“浣溪画卷”。

  绘产业 群众增收有盼头

  一大早,34岁的村民蔡波骑上三轮车,装满香菇后,向花园食用菌扶贫示范园驶去。

  “我家有6个菌棚,5万多棒菌棒,今年已经卖了24万元,预计总收入达40万元,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蔡波告诉记者。

  在浣溪村,像蔡波一样的菇农不在少数。目前,浣溪村共有249个食用菌标准大棚,一部分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经营,一部分由村民租棚经营。

  近年来,浣溪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新兴产业,食用菌只是其中一项。

  据雷勇介绍,浣溪村产业形态丰富,既有传统的玉米、红薯、土豆、辣椒、烤烟,又有食用菌、“藕+鱼”、圣女果、甘蓝、花叶菜、魔芋等特色产业,还有猪、牛、羊的养殖,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为提升村民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该村村支两委不断强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农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集中连片化转变。

  2021年,该村村民的人均收入达1.6万元。

  绘美景 乡村旅游促发展

  在浣溪村花园坝区,71岁的重庆游客秦福晶正和朋友拍照、拍抖音,不时发出连连赞叹:“这里气候好、风景优美,住宿好、饭菜可口,回去以后,一定推荐给大家。”

  据了解,花园坝区是浣溪村发展旅游业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浣溪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绿色发展勾勒出美丽画卷,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与旅行社进行深度合作,推出适合重庆、四川地区游客的避暑游和假日短期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据了解,今年在浣溪村避暑的重庆、四川游客达2万多人,有效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此外,浣溪村还通过发展采摘体验、生态旅游等模式,打造文旅、农旅、体旅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让游客既能看得见美景,也能留得住“乡愁”。

  一幅生态优、环境美、人文浓的乡村旅游画卷正在浣溪村徐徐展开。

  绘和谐 基层治理展新景

  “江主任,我家房屋被车剐蹭了,请你帮助协调解决一下。”接到电话,花园组自管委主任江文没顾上吃饭,匆匆赶往了村民江义松家。

  担任自管委主任12年来,无论哪户村民有“烦心事”“麻烦事”,江文总是第一时间前往。

  协调交警、联系保险公司、双方调解,处理完江义松家的事情,已是晚上9点。“对待村民要公平公正,大家才会信服你。”江文说。

  浣溪村辖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42户,总人口3989人。在村民的管理上,面临着地域广、人口多、管理复杂的问题。为此,浣溪村结合村管事模式,探索自管委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村民自治。

  自管委体系即突破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农村基层自治传统模式,整合组建片区性质的“群众自我管理委员会”,按照“片委民选、片规民立、片事民办”的思路,激活村民自治“神经末梢”。截至目前,全村共产生28名自管委主任。

  如今的浣溪村邻里和睦、村民团结,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浣溪村作为昔日的贫困村,已嬗变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遵义市首批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该村党总支部今年7月被评为“省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记者 陆邱珊)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区县新闻/公益广告
   第06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绘就美丽乡村“浣溪画卷”
乡村大视界
乡村大视界
解民忧 破难题 促发展
广告
遵义日报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07绘就美丽乡村“浣溪画卷” 2022-08-18 2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