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生刘振峰建议,强化村医队伍建设,落实分级诊疗模式,让患者就医更方便。
“当前,我市各地的乡村医生多是由赤脚医生转化而来,处于半工半农状态,不能很好满足当地患者的就医诊疗要求。”刘振峰告诉记者,因为诊疗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家可能选择到县(区)医院进行救治,由此报销比例的变化可能导致医疗费用增高,同时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此外,乡村医生群体还面临老龄化、养老保障不足、医疗技术不强等问题。
刘振峰说,分级诊疗的意义在于哪一个层次的疾病就在对应层次的医疗机构就医,这样不会造成大医院拥挤、小医院空床的现象。同时,建设一支医疗技术过硬的乡村医生队伍,是落实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一环。
为了切实落实分级诊疗模式,刘振峰建议牵头医院通过合作发展、人才培养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对基层医疗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刘振峰希望构建安全可靠、健康有序的农村医护人员输送体系,提升乡村医生专项补助标准,同时采取集中培训、远程教育、临床进修、对口支援等方式,强化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除了是该院的主任医生,刘振峰还是一名医学博士。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遵义市的医疗环境越来越好,医生的学历普遍提升、医疗技术不断改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逐渐增多,就医环境、就医体验等方面明显改善。
未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履职,让职能部门更加注意和重视医疗领域,促进全市医疗环境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 刘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