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飞)“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深度挖掘新区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5月24日,遵义市政协新蒲新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称市政协新区工委)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商建言。
新蒲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据相关资料记载,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一军团主力从湄潭出发进入新蒲新区三渡关,先后在中桥村、礼仪坝等地驻扎;1935年1月中旬,中央红军九军团一部也曾在新蒲新区永乐镇驻扎过。中央红军在新蒲新区境内期间,积极组织地方武装,张贴标语宣传红色革命,打击地主土豪,牵制敌人兵力,为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配合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在新蒲新区,革命历史遗迹、战斗遗址、烈士陵园、烈士墓共有40多处。然而,由于这些遗迹遗址等呈分散状态,面临着红色资源开发不够、管理机制存在短板、开发利用红色文化与周边县(市、区)缺乏互动、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如何推动新区红色文化资源更好整合和发挥作用?这是市政协新区工委按照新区党工委工作安排确定的今年重点协商课题。
事实上,早在两个多月前,按照新区党工委安排,市政协新区工委就成立了调研组,采用查阅红色史料、召开座谈会、走访询问村民等方式,对新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情况开展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对辖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在当天的专题协商会上,与会的新区政协委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红色文化挖掘和保护利用、加大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建设红色文化陈列馆、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渠道和平台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市政协新区工委党组书记、主任石敦颐说,要切实加强对新蒲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保护利用,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整合新蒲新区红色旅游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推动新蒲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