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凤冈县以党建为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集中力量推进“研学+旅游”“研学+文化”“旅游+教育”等融合发展,不断擦亮“研学+”新业态品牌,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今天虽然苦,但我非常愉快。我学习了种庄稼,才知道种庄稼很辛苦,也理解了课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与父母的不易。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日前,参加活动的凤冈县永安镇崇新完小学生唐逸昕说。
当天,在位于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的秀水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里,崇新完小的10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做饭、采茶、挖土、种庄稼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学农活动中体验农事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据了解,崇新完小立足学校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通过户外“劳动+美育”课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农耕体验与团体游戏互动中收获快乐童年,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现代农业为基、以旅游休闲为形、以乡土文化为魂,促进乡村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凤冈县深入挖掘当地生态、农业和文化等资源,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全力打造集观光旅游、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我们基地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打造研学劳动教育精品化、社会群体体验化,发展研学游和乡村游。2023年至今,接待研学游学生、企事业拓展训练等人数达21300人次,营业额300余万元。”凤冈县秀水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周丙说。
据了解,目前,凤冈县有秀水研学基地、九龙研学基地、七彩农业研学基地、茶寿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魅力黔茶基地、长碛古寨教学点等6个市级研学基地。2023年,这6个基地接待人数93万余人次,年收入达630多万元。
(周梅梅 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