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廷祥
云,给人的感觉总是怪怪的。云是雾,雾是云。云彩不会下雨,云雾或许雨来。白云朵朵,蓝天朗朗,心情爽爽。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雨随风来。
同样是云,白云打开翱翔的思维,乌云纷扰心中的困顿。
云,是有逻辑的。云发生的应用场景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小时候,看到白云飘飘的晴空万里,小伙伴们上山摘水果,下河捉鱼虾。如果乌云滚滚来不及回家,还会被电闪雷鸣吓得够呛;淋成落汤鸡回到家,弄不好迎接自己的是“干笋子炒瘦肉”(母亲举竿一顿打)。云呀云,你的不同,让生活的滋味也不同,应用场景也不同。
长大了,乘飞机,隔窗眺望,云,千姿百态,飞流直下三千尺,恰似银河落九天。有的云彩堆积如山般壮丽,有的云彩平铺宛如棉花一地。
云彩让人打开无尽的想象,是云非云,异想天开,天马行空,连笔墨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因为,云是空的。
突然想到《西游记》,想到悟空的腾云驾雾,脑子仿佛一下实了许多又空了许多。悟空悟空,仔细一悟,一切皆空。
云是什么,铺天盖地时,云彩遮挡了天空,让人自我感觉生活的地球好大好大。乌云密布时,雨水一边洗刷地球一边带来灾难,这个时候恍然醒悟,原来地球控制不了宇宙,人类控制不了地球。
白云是飘浮的,随风而去。
乌云是水做的,随雨而来。
白云朵朵,让人打开诗与远方。诗与远方是一种精神食粮。乌云密布,让人束缚想象的翅膀,弄不好翅膀还会折断。宇宙有宇宙的逻辑,地球有地球的逻辑,人有人的逻辑,地球的逻辑是春夏秋冬,人的逻辑是衣食住行。云彩有云彩的逻辑,彩云之南,心之所向。乌云有乌云的逻辑,乌云背后,依然是雨过天晴。
十多年前,写过一篇杂文《沙》,还获得了遵义晚报与泉州晚报联办的主题征文“山与海的情怀”一等奖。至今,感觉自己写的散文、杂文一直没有超越《沙》,或许这也是生命的逻辑。云里雾里,仿佛生命的逻辑被钛牢牢绊住了,文字的羽毛掉了不少,在残损中前行。
坐在飞机上,眺望云彩,千姿百态的云彩打开了遐想,又迷惑了方向。想想,孙悟空的腾云驾雾也没有什么稀奇,我经常伴随“飞鸟”腾云驾雾,虽没有金箍棒的精彩,却可以移动手指抒写远方。
想到这里,看看窗外的云彩,云彩依旧是云彩,我依旧是我,盯着飞机的羽翼,打开天马行空的思绪。突然一个震动,飞机羽翼扑闪扑闪地在上下摇晃。
播音员说,刚才飞机遇到了强气流发生了颠簸,请大家拴好安全带,不要走动,不要打开行李箱,卫生间暂时关闭。
落笔至此,小小的气流让飞机颠簸一番,要知道气流中也夹杂着梦想的云彩在翻滚。就是这小小的气流也要让人拴好安全带。在大自然面前,人真的很渺小,远不如一丝云彩一股气流的波动。
顿悟了,原来,悟空也是飘浮的云彩。当你悟空了,反而内心更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