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遵义祝家坪煤矿以智能化改造为契机,利用AI视频技术和智慧化设备让井下开采、施救、避险、通讯等数据一目了然,有效杜绝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提升安全作业水平,通过集中展示、统一分析、智能管控,将传统矿山变为“智慧矿山”,安全管理与生产效率实现双提升。
“智慧矿山”是我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能源局进一步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能源局制定印发《加快遵义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明确“时间表”“任务图”,采取月调度、季通报的方式,加快智能化煤矿建设。同时,除了邀请专家到煤矿企业现场指导,还邀请相关专家就煤矿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案例、鸿蒙系统、融合通信、WiFi6及未来前景进行培训,强化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培训工作,促进煤炭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加快智能化煤矿建设。目前,全市正常生产煤矿均实现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开采。习水县木担坝煤矿已完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改造。
除了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发展外,全市还积极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变电专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完成13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巡视、智能安全业务纳入智能作业班范畴,今年计划完成141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90%。
据悉,我市在数智配电建设方面,已率先在全省实现“整县自愈”,推动配网运维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完成余庆、湄潭、凤冈、道真4个县“整县自愈”,自愈闭环665回,投运自愈线路数量全省最多。同时还创新应用“自主巡检交叉作业”方式统筹全网区资源,在省内领先完成10千伏可机巡线路自主航线全覆盖。
我市还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力页岩气绿色低碳高效开发,目前已建设完成地质工程大数据平台项目,可以实现对现场钻井、压裂现场工程施工数据的远程数据采集、在线监视、偏差报警等。同时,完成了生产调度中心相关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9座采气平台、3座LNG液化站、2座污水处理站、1座35KV变电站及LNG储配库工控数据、视频数据全部上传至页岩气公司应急生产调度中心,实现了生产数据的集中监视、统一管理。在数字化提升安全管控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程序软件,建成了管道GIS地图大屏显示模块开发,并通过采用无人机巡线进行空地一体智能巡检巡护模式的自动化作业流程,为管道巡检业务赋能,满足油气行业标准化、精细化、全覆盖的巡检需求,提供针对油气生产、储运环节的高效巡检和便捷管理,实现巡检巡护作业减员、提质、增效。
(代治芳 王维林 邓天绪 记者 赵婧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