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春江
今年夏季,我市各地纷纷挖掘“清凉资源”,推出“清凉产品”,让游客在绿水青山间纵享“清凉一夏”。
炎炎夏日少不了玩水,播州区团结村大发天渠景区里的一条百米长滩成为网红打卡点,这里的水流不急且清凉,引来不少游客消夏游玩。
今年,大发天渠景区围绕旅游“六要素”,推出了亲子农场、露营基地、特色餐厅等,入夏以来,周末每天至少有2000辆车进入景区。
在我市,还有许多景区景点也做起“水文章”,清凉好玩的“水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位于桐梓县木瓜镇的贵州水银河大峡谷景区人气值拉满,水上漂流成为游客休闲避暑的首选。
据统计,今年暑期景区游客明显增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6%,营收同比增长58%。景区积极优化提升漂流项目,通过完善设施、增加安保人员等方式,保障游客安全快乐游玩。
习水县仙源镇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每年夏季都会吸引大量重庆游客前来避暑。
重庆游客唐胜余说:“这里很适合避暑,我们已经是第5年过来了,真正体会到了凉爽和乐趣。”
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当地除了引进避暑楼盘,还支持和引导当地群众对乡村民宿、农家乐等进行提档升级,为游客提供常住和短租等服务。今年以来,仙源镇已接纳避暑游客超5万人次。
习水县仙源镇旅游专班工作人员王吉丰说:“镇干部对每一户集镇周边的农家乐进行包保,对农家乐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帮助农家乐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围绕环境卫生和消费市场进行整治,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感。”
道真自治县大磏镇“处处有胜景,步步是青山”,宜人气候和舒适环境吸引了不少省外游客前来避暑。当地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发展起精品乡村特色民宿100余家,通过民宿带动自驾游、民宿餐饮、生态采摘等特色项目,激发了乡村旅游活力,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