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经济/公益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习水县~~~
2000平方米大棚草莓产量相当于400亩土地传统种植产量——~~~
~~~
~~~
宽阔镇~~~
石板镇~~~
~~~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0平方米大棚草莓产量相当于400亩土地传统种植产量——
遵义市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初春的黔北大地,寒意未褪,但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的草莓大棚内却暖意融融。

  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212个大棚内,34个环境传感器与311个监控设备组成“智慧天网”,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精准预警病虫害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这里的草莓生长期缩短10%,甜度提升15%,年产量达120万斤,相当于400亩土地传统种植方式的年产量。

  在遵义,不仅是草莓种植,许多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产业,都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近年来,该市大力构建粮油、蔬菜和茶叶、辣椒、红粱、中药材、生态养殖为主的“2+5+N”产业格局。遵义市茶叶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位,2024年全市茶叶出口量占全省出口总量的50%以上,亮眼的成绩离不开科技的赋能。

  在湄潭县群丰村的“大陆壹号”数字欧标有机茶园,茶农通过手机即可远程管理千亩茶园。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生产加工全流程均由“茶产业数字平台”智能调控。该平台串联起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实现茶农与消费者直联,优化了茶叶的流通环节,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遵义市作为辣椒主产地之一,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0万亩以上。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有力带动辣椒产业转型升级。

  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水坝村蔬菜种植基地,双层智慧大棚正在建设。基地农技人员介绍,大棚建成后将主要种植二荆条等鲜椒品种。通过科学种植和智能化设备调控温度、湿度,棚内的辣椒能持续实现稳定高产、多季采收。

  科技活水的注入,也让生态养殖产业从“粗放式”向智慧化转变。

  在凤冈县花坪街道东山村的爱心家庭农场里,肉牛佩戴“耳标身份证”,AI摄像头与环境传感器24小时监测牛群动态。依托贵州移动的“5G+AICDE”技术,平台自动优化饲料配比与温湿度,牛群健康率提升了20%,每块牛肉均可扫码溯源,市场溢价超30%。

  近年来,遵义市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化、集约化、高效益转型。2024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稳居贵州省首位。

  春耕正当时,人勤春来早,科技正在重塑农耕图景。据统计,该市已建成373.82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广各类农机具48.21万台(套),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56%。

  在正安县的高标准农田里,小型农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蔬菜种植基地,机械化育苗、智能滴水灌溉设施随处可见……黔北的田间地头插上了科技翅膀,孕育着一年的好收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春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告
   第05版:经济/公益广告
   第06版:文化
   第07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高粱+榨菜”轮作模式助力农业增效
遵义市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万亩中药材铺就乡村振兴“黄金路”
乡村小产业“葱”满致富路
公益广告
遵义日报经济/公益广告05遵义市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2025-03-18 2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