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专题
     
本版列表新闻
~~~——遵义市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力就业“同心圆”共筑民生“幸福圈”
——遵义市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2024年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

  2024年创业创新大赛遵义市选拔赛现场

  绥阳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到广州市花都区走访慰问绥阳籍务工群众

  刘薇 记者 杨义霞

  这是一幅温暖的就业画卷——

  2024年高校毕业生黄成丽参加求职能力实训营,领悟到如何在面试中展现自身优势,为求职成功奠定了基础。

  汇川区创业者吴亚通过遵义市创业担保贷款信息化平台,快速申请到5万元贷款,解决了创业资金短缺难题。

  仁怀市外出务工人员周晓林和该市的务工人员,在仁怀市驻福建劳务协作站的安排下,坐专车返乡过年。

  阳春三月,务川自治县浞水镇务工人员申小海和妻子小满一道,坐上“春风行动”返岗专车,前往浙江返岗务工。

  2024年,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绘写了一个个温暖的就业故事,汇聚成令人惊喜的年度成绩: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5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3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42.85万人。

  数据的背后,是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决扛起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的政治责任和坚实步伐。

  1

  就业优先

  政策发力带动就业提质扩容

  近日,在新蒲新区一家羊肚菌生产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杨华带领10多名村民一边进行菌种管理,一边采摘成熟的羊肚菌。

  “羊肚菌一斤50元,销路陆续打开后,基地发展越来越好,工人也越挣越多,做得好的每月5000元薪资是常态。”杨华说,该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常年不间断用工400多人。

  杨华的故事,只是遵义市青年创业的一个缩影。

  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住市场主体。近年来,遵义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者创业就业。

  2024年,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条主线、精耕细作,在落实落细中央、省各项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睿作出的“研究我市在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如何构建就业体系,最大限度解决城乡就业需求”批示,及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将就业优先战略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构建就业促进机制,完善资源池储备,积极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落实,形成 “上下贯通、市县联动”的“杠杆效应”。

  强支撑,完善政策机制保障。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相关部门组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合力促进就业工作机制,保障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稳岗位,开展“免减缓”行动。为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积极推出“降、返、扩、补”政策组合拳,助企纾困发展。2024年,我市人社部门共发放各类就业补贴5.23亿元。

  优服务,着力保障企业用工。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扩容提质,塑造了以酱香白酒、茶叶和装备制造行业为主导,以红色旅游、生态农业和能源矿产行业为补充的就业岗位体系的白酒产业、茶产业、制造业、康养旅游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就业集群,实现了产业布局同就业协调联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仁怀市白酒从业人员近20万人。

  引活水,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了积极扩充就业“蓄水池”,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矩阵,精准开发好岗位。常态化“访企拓岗、入校探岗”,靶向开发优质岗位,精准对接求职需求,动态更新岗位供给库;各县(市、区)人社局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收集企业用工需求、问题建议、经验做法等,推动用工对接服务做深、做实、做细。2024年,全市人社部门走访重点民营企业100余家,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万余份,帮助企业发布用工岗位11万个,帮助企业达成意向性招工1.4万个,提供用工指导300余次。

  创业是最积极的就业,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强化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内涵建设,组建了101人组成的遵义市创业指导专家库、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4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点)23个。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为5016人次开展了创业培训;打造“青春遵义 激情创业”创业服务品牌,组织35个创业项目参加“中国创翼”贵州选拔赛;扶持3700余个创业项目发展壮大,发放创业补贴、场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3.7亿元。

  2

  靶向发力

  温暖护航重点群体走好就业路

  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大力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切实守好民生底线。

  保重点,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印发《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遵义市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高校毕业生留遵来遵。启动实施年度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全市举办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92场,累计提供岗位14万余个,参与人数28.3万人次。“三支一扶”招募上岗93人。深化东西部人力资源协作拓岗,组织我市高校毕业生赴澳珠等地就业。持续推进青年就业见习计划,举办遵义市第七届职业规划大赛,兑现落实高校毕业生各类扶持政策5054人次4202.77万元。

  助返岗,做好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工作。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有目的劳务用工、有针对推介就业,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三有”就业,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169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大盘保持稳定。

  “我们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春风行动期间,遵义人社部门通过包机、包车、联系专列、组建车队等方式‘点对点’方式输出1.35万人。持续发挥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前哨作用,已有51个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与驻地人社部门、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沟通,为遵义籍务工人员服务。”遵义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出家门、进厂门”是许多遵义人就业的真实写照。

  兜底线,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构建全市统一的就业岗位开发体系,整合各行业资源及重点企业、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第三方招聘平台、其他用工单位岗位数据,建立全市统一的岗位数据库。自2024年9月至今,遵义市岗位数据库累计收集发布有效岗位10.19万个,其中,市内岗位6.54万个、市外岗位3.65万个。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2024年底,全市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4000余人、全市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4.42万人。

  3

  激活动能

  人力资源开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以前是外出务工,如今家门口能就业。我把旧房修缮成民宿,今年入住游客2000多人次。”桐梓县九坝镇村民王小英说,村里发展旅游业,人气旺、活力足、腰包鼓。

  王小英原来在中心城区一家饭馆学厨师,月工资2800元。2023年7月,他参加中式烹调师培训后,实现从厨师学徒到饭店老板的华丽转身。

  “培训期间,我多次听到班主任和导师宣讲创业。”王小英说,结业回到家乡,他踏上创业之路,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饭店开业一年多来,每月个人收入1.5万元以上,还雇用了2名服务员、2名厨师。

  “我市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青年依托技能和旅游资源创业。”遵义市就业局相关人士说,我市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促创新、助创业,在创业场所、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助力青年走创业致富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增收。

  2024年,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等难题,不断完善“培训+评价+就业”模式,深化“技能遵义”行动,激活人力资源服务“一池春水”。

  建设劳务品牌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为让务工人员端稳就业“饭碗”,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深化劳务品牌创建。目前,全市共培育“酒都酱人”“正安吉他工匠”“赤水竹艺师”等劳务品牌38个,其中16个品牌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

  选择职业教育,一大批“00后”凭技能顺利就业,不少人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积极参加培训,不少待就业人员重回职场,迎来事业“第二春”;依托技能创业,许多劳动者投身电商,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此外,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领域业务培训,组织基层人员参加全国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播州区龙坑镇王玉获基层就业服务“全国十佳”选手称号,遵义医科大学李雪获求职能力讲师赛“星级”讲师称号并获微课竞赛二等奖,遵义师范学院刘红获微课竞赛三等奖……随着获奖人数不断增多,也激励了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

  如今的遵义,求职就业能有多方便?找工作,甚至只需要动动手指!

  “扫一扫二维码,直接上网查看最新招聘信息。”在余庆县的“劳务协作就业服务站”里,不少村民或是查询就业政策、或寻找就业机会,余庆县人社局工作人员指导其线上“淘”岗。仅余庆县,这样的“劳务协作就业服务站”有83个。

  据介绍,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已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的“劳务协作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群众直呼“就业半径更宽了”。

  为紧跟新媒体和新技术发展趋势,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强化数字赋能,部署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建成“服务体系一网管理、就业政策一网通办、招聘求职一网达成、就业服务一网覆盖”的智慧就业服务平台。

  “直播带岗”“直播探厂”等新形式新场景招聘得到广泛应用,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招聘效率,生动直观的介绍也深受劳动者欢迎。

  “我市打造的智慧就业平台‘遵就业’自运营以来,已开展招聘会457场次,最高日访问量17万余次。”遵义市就业局相关人士介绍,因为关注度高,该平台已入选遵义市2024年数字化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第04版:党建/公益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科教/公益广告
   第07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聚力就业“同心圆”共筑民生“幸福圈”
遵义日报专题05聚力就业“同心圆”共筑民生“幸福圈” 2025-03-21 2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