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蒲新区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抢工期,力争项目早日完工,助力新蒲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新龙大道与清水路交会处,白鹭湖小学(新龙校区)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挖掘机、吊车等机械持续作业,工人们分布在不同作业面,高效推进施工进程。
目前,该项目教学楼与综合楼已完成部分基础工程及主体结构施工,施工重心转向高边坡支护治理。
作为新蒲新区重点民生项目,白鹭湖小学(新龙校区)总占地面积44900余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700余平方米,涵盖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餐厅等主体建筑,配套建设室外绿化等设施。项目计划于2025年9月竣工交付,届时42个班级、1890个学位的规模,将有效缓解周边教育资源紧张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住房建设也有序推进。锦玥福居项目现场,运输车辆穿梭不停,塔吊有序运转,施工机械轰鸣声与工人作业声交织。
目前,该项目首批次低层建筑临近封顶,高层建筑施工进度已突破4层,整体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
“现场有200多名工人,同步开展样板区装修、多层与高层主体建设。”锦玥福居项目现场负责人黄显华介绍,项目采取第四代住宅理念,将温度与品质融入居住环境,以创新设计和匠心工艺,为遵义市民带来更舒适、更现代的居住体验。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产业项目也加速落地。
在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零部件项目平场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轰鸣作业,运输车辆往来穿梭。
“项目规划用地200余亩,平场工程需开挖约25万立方米土石方,自今年4月动工,各部门班组紧密配合、交叉施工,目前平场进度已完成90%。”项目平场工程负责人汪华荣介绍道。
该项目是新蒲新区贯彻省委“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及“富矿精开”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
今年,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新蒲新区达成合作,联合成立遵义华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年产100万套电机核心零部件,还可年产500万只防扎轮胎,预计年产值超13亿元,带动就业300人以上,为新蒲新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贵州纳维科创有限公司旗下遵义纳维智造有限公司生物碳基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扬起尘土,挖掘机持续作业。
“平场工程预计月底完工,我们争取早日完成项目建设。”贵州纳维科创副总经理游洪波说。
据悉,该项目计划投资建设年产4.8GWH高安全快充生物碳基固态电池生产线,电池以生物质为原料,具有高效率、高性能、高性价比、可循环、无污染等特性,发展前景广阔。游洪波坦言,新蒲新区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还在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扶持、产品提质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机制,这正是项目选择落地于此的重要原因。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蒲新区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预计实现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不仅能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配套,还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新蒲新区通过建立专班专员跟进、专项通道审批、专属方案保障的“三专”服务机制,快速协调解决土地等前期难题,高效统筹项目推进全流程。在这一机制助力下,该项目从考察、签约到开工仅耗时3个月。
此外,新蒲新区通过服务企业专员对辖区内项目建立专项服务档案,并实行“局长服务制”,采用线上沟通、现场办公、召开例会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截至目前,该区新签约项目21个,签约投资额79.54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11个。
新蒲新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化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充分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网络和人脉资源,开展“靶向性”以商招商。重点瞄准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企业集聚区域,围绕“一主两新三特”+外向型经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全力引进一批更大更优质的项目,助推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蒲新区融媒记者 文瑞迪 何若男 黄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