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驰 见习记者 徐华蔚
10月1日,遵义会议纪念馆文创商品区推出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新品。色彩斑斓的彩钛杯、光泽流转的彩钛筷,这些既美观又实用的日常用品,并非使用传统油漆着色,而是通过先进的高温处理与光电放映技术,在钛金属表面形成纳米级氧化膜,自然呈现出绚丽色彩。这批产品的上市,标志着遵义钛产业在终端应用领域实现了从工业材料到民用消费品的关键跨越。
遵义钛产业的突破,根植于其多年来精心构建的完整产业链。以遵钛集团为核心,已形成“钛冶炼→钛熔炼→钛锻造→钛制品”的完整产业闭环。在红花岗区遵义播宇钛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来自遵义钛业的海绵钛原料与特定合金元素混合,经过一系列精密工序,最终锻造出重达数吨的钛锭。作为遵钛集团下属的深加工企业,播宇钛材专注于生产钛锭、钛板、钛管、钛丝等产品,使遵义自产的海绵钛实现了就地转化和价值跃升。
此次彩钛文创产品的推出,是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紧密结合的典范。钛合金因其无毒无害、耐腐蚀、耐磨擦、生物相容性强的特性,长期以来主要作为关键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端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而彩钛技术的成功开发,为钛材打开了广阔的民用市场空间。将钛金属与红色文化创意相结合,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更让高科技材料以更亲切的形式走进大众日常生活。据了解,这批文创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
产业升级离不开协同创新的支撑。今年8月21日,钛业终端应用行业协同创新基地共建协议暨钛业环保产品研究所合作框架协议在遵义市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正式签署。合作各方将共同推进钛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装备、环保消费品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与此同时,共建实验室和中试生产线,设立专项研发与产业化基金,制定绿色制造标准,这一系列举措将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遵钛集团副总经理、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戟透露,他们的产品已经取得了商飞公司的认证,未来在国产大飞机的制造中也会看到遵钛产品的身影。
从基础的海绵钛原料,到应用于航空航天的高端钛材,再到如今积极布局民用市场,遵义钛产业链不断深化与拓宽。彩钛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了产品的革新,更体现了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历史文化与未来发展的深度融合。随着“富矿精开”战略的深入推进,遵义正在资源精深加工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