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彩钛产品上市~~~
~~~
遵义市科技馆假期推出系列科普活动~~~
~~~汇川区航天社区积极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细治理暖民心
汇川区航天社区积极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记者 林朋 郑海海 见习记者 徐华蔚 付尧尧

  曾经斑驳的墙面干净靓丽、“蜘蛛网”般的管线悄然隐身、新增的停车位整齐划一……走进汇川区大连路街道航天小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这个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老旧小区,如今正以蓬勃的生机焕发新生,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航天社区的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航天社区紧扣“引领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方”目标,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协同配合、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从基础设施改造到便民服务升级,从矛盾纠纷化解到人文氛围营造,全方位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切实提升了社区的宜居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幸福感。

  问需于民

  群策群力除旧布新

  航天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路面坑洼不平、水电管网锈蚀堵塞、公共空间被挤占……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更潜藏着安全隐患。如何让老旧社区“旧貌换新颜”,成为社区亟待解决的民生课题。

  2022年5月,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航天小区正式启动改造工程。“改造资金有限,但居民需求多样,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让大多数人满意?”航天社区党委副书记赵千坦言,这是改造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社区决定从“问需于民”入手,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人翁”。

  以辖区6个网格为基础,航天社区组织由网格员、楼栋长、联户长组成的“民意采集小分队”,深入居民家中开展调研。“阿姨,您觉得小区最该先改哪里?”“大叔,您对停车位规划有什么想法?”无论是楼道照明、扶手修缮这样的“小事”,还是管网改造、绿化提升这样的“大事”,都一一记录在案。

  通过入户问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社区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00余份。“结合民意调查结果,经过反复研判,我们最终确定了道路、管网、消防通道等九个重点改造项目。”赵千说。

  改造过程中,社区还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成立临时调解小组,实行“每日巡查、每周例会”机制,梳理居民反馈问题,与施工方共同商议解决方案。据统计,改造期间调解小组累计成功调解大小矛盾50余起,成功率达96%以上,有效维护了施工秩序。

  得益于有效的协调保障,改造项目累计新增停车位200余个,提升绿化面积3000余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6套,楼道墙面粉刷约5万平方米、楼梯扶手刷漆6000多米、路灯安装1900盏。

  如今的航天小区,早已不是曾经的老旧模样:居民楼下,花坛里绿意葱茏;居民楼内,过道墙面装点着书画,老旧楼道摇身一变为承载诗意与温情的艺术长廊;傍晚时分,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住了几十年了,没想到老小区能变得这么好,现在就像一个花园,住着太舒心了。”居民周双喜站在自家窗前,看着楼下的景象,感慨不已。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一户一档”

  全面提升生活品质

  “以前家里有事得自己跑社区,现在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说起社区的“一户一档”工作,85岁的董树成竖起了大拇指。

  2022年,航天社区在推进精细化治理过程中,发现传统的“等居民上门”服务模式存在响应不及时、服务不精准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社区创新推出“一户一档”工作机制,为辖区2426户居民建立专属家庭档案,实现服务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一户一档”不是简单的信息登记,而是涵盖居民基本情况、需求清单、服务记录等内容的“民生账本”。档案内不仅记录着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更重点标注了高龄老人、独居老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具体情况,详细列出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及落实情况。

  为确保档案信息准确鲜活,社区会经常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等深入居民家中走访,一边核实信息,一边收集新需求,在“进百家门”中感知民情,在“知百家情”中精准施策,在“解百家愁”中落实服务,持续提升社区服务的深度与温度。

  以“一户一档”为依托,航天社区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群体打造精准关爱体系,让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针对老年人多的特点,社区整合资源组建8支文艺队伍,建设16处娱乐健身活动场所,定期开设剪纸、书法等兴趣班,同时,打造养老服务驿站和长者食堂,提供助餐、助医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依”。面向青少年群体,社区积极创建儿童之家,打造了一处集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于一体的公益成长空间,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对我们上班族来说,社区帮我们照顾好了‘一老一小’,就是最大的支持。”居民李丽的话里,满是少了牵挂、多了安心的认可。

  在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的基础上,航天社区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盘活辖区闲置空间和资源,着力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通过走访调研,社区梳理出居民在购物、医疗、快递收发等方面的高频需求,主动对接辖区卫生服务站、菜鸟驿站、农贸市场、洗衣店等26家商家,签订“睦邻合伙人”协议,为居民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

  现在,居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内就能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头疼脑热在社区就能看,太方便了!”居民赵仕林说,“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党建引领

  筑牢民生服务基石

  “小区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关键是有个强有力的党组织。”这是航天小区居民常说的一句话。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航天社区以“1515”工作法为核心抓手,通过“建强一堡垒、拧紧五方力、抓实一载体、深耕五到户”架构,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筑牢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的坚实根基。

  筑牢治理根基,组织建设是核心。航天社区构建起“第一网格长—网格长—楼栋长—联户长”的组织体系,明晰各级职责,让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基层触角的作用直抵网格、楼栋、居民家中,确保治理指令快速传达、服务需求及时响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两委”成员、网格临时党小组党员、楼栋长、联户长与物业公司、业委会之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从组织层面强化党组织对小区事务的全面领导。

  此外,航天社区还建立起“共建共治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围绕居民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座谈协商,今年以来,已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民生事务80余件;同时,依托“睦邻议事亭”等阵地建立常态化议事机制,定期组织楼栋讨论会、居民议事会、矛盾调解会,实现“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

  “去年有居民反映小区缺乏监控设施,影响居住安全感。社区迅速组织居民议事会,大家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几处监控的安装位置。”赵千说。

  党建强则治理优,服务实则人心聚。扎实的党建工作让航天社区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强治理、以服务聚人心的发展路径。

  从基础设施的“硬件”改造,到便民服务的“软件”升级,再到共建共治的“治理”赋能,航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协同多方力量,实现了从外到内的系统性提升,共同奔向居民向往的幸福新生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遵义钛产业链向“新”而行
国庆中秋假期遵义两机场运送旅客7万余人次
市民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细治理暖民心
遵义日报要闻02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细治理暖民心 2025-10-11 2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