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功能
街道党工委把抓落实放在第一位,专门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双组长,以“1+10”部门负责人、社区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干部培训、项目实施、责任落实、人员调动、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同时,发挥两新组织作用,利用辖区企业优势帮扶一批贫困户。自2016年以来,整合福鑫钢铁厂、行远陶瓷厂等10余家企业,在捐资、就业、助学方面积极为龙坑扶贫作出贡献。
遵义黔北汽车检测站党支部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开始,主动帮扶4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每年资助2.6万元学费,寒暑假还可以在该企业勤工俭学,每月获2000元生活费。
强化集体经济发展
街道党工委结合“三变”改革经验,以项目为引领,在农业社区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先后在金鼓、八里发展种植百香果、蜜本南瓜、脆红李、青脆李项目3000余亩,不仅每年让社区获得20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还带动50余名贫困对象在家门口务工。在城镇化社区,通过入服分红模式,建市场、办公司带动贫困户就业。
街道马家湾社区所办的众诚物业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每年获得8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当地30余人就业。目前,龙坑街道9个社区中集体经济积累100—500万元的社区有2个,500—1000万元的社区有2个,1000万元以上的社区有5个。各社区通过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500余人。
强化“两不愁三保障”
街道扶贫办、纪工委组成督查小组,列出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按月开展“清零”督查。2019年7月以来,入户督查126户,查出收入算账有误6户、跑风漏雨6户、卫生差12户,干部帮扶不到位2人。
强化责任落实
压实“1+10”部门负责人、挂帮干部和社区书记主体责任,每月召开一次脱贫攻坚党工委扩大会议和干部职工大会,专题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阶段性部署。同时,还出台制定脱贫攻坚不担当、不作为考核处置办法,针对工作不担当、不作为干部进行通报、并进行整改。2019年,针对集体经济发展不力的社区,下派2名干部任第一书记。
(特约通讯员 李桂)